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景观视野与公共纬度

发布时间:2020-12-26 00:29
  <正>"公共艺术"(Public Art,简称PA)仅仅是一种视觉感知的文本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看"也绝不是一种简单的生物行为,"大脑观察不到的东西眼睛是看不到的",它受思维的控制和情感的影响,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知方式——我们自己的认知系统。然而,我们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社会文化感受方式。克劳德-尼古拉斯·勒杜(Claud—NicolasLedoux)为贝桑松剧院所绘制的《贝桑松剧 

【文章来源】:雕塑. 2020年04期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景观视野与公共纬度


《贝桑松剧院之瞥》

影像,枪型,控制器,公共艺术


图1《贝桑松剧院之瞥》因此,“公共艺术”已经成为人与环境之间对话的“催化剂”、成为人们阅读“世界”的景观文本(Landscape Text),“人与环境之间的文化关系”(Cul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Environment,简称CRHE)正成为“公共艺术”的主要目的指向之一,CRHE正在逐步丰富PA的专业内涵和扩大其专业边界。而“公共空间”作为“公共艺术”的物理载体,在哈维尔·莫萨斯(Javier Mozas)看来,“公共空间就像一个战场”:“在公共空间中,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因为从本质上看,公共空间是视情况而变化的。在公共空间中自由开展的一些行动的结果是无限的、无法控制的以及不开逆转的,也是无法预见的。”因此,“公共艺术”也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形态的存在,还包括艺术事件、艺术活动等关乎人类艺术行为在公共场域的瞬时发生,“影像性、表演性、展览性、参与性”成为现代公共艺术的四大特质。在信息化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雕塑、装置、社区涂鸦艺术等视觉性主导的文本正在走向一种人与环境之间交互的、富含空间情境的、全感体验的公共景观,而且“全感体验”一词已成为电子游戏界的热门语汇,全感体验基于多元信息的融合并整合沉浸交互技术,全面利用人类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五大感知,结合景观环境设计方案、实体公共装置、空间音效、风感模块、热感模块、物理震动等提供的多元信息,实现公共艺术的全感官识别交互,带来真正的“全感体验”。据映维网报道,2017年K-Labs推出的首个VR主题公园产品“ARGO全感世界”即希望为消费者提供令人难忘的全感体验——次时代的沉浸式体验,K-Labs表示“全感体验”就是能同时兼具沉浸感、临场感、具身感知、自由移动、共享空间和动态观看等特点的全新体验形式。(图3、图4)

模型图,感官,敏感度,模型


因此,“公共艺术”已经成为人与环境之间对话的“催化剂”、成为人们阅读“世界”的景观文本(Landscape Text),“人与环境之间的文化关系”(Cul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Environment,简称CRHE)正成为“公共艺术”的主要目的指向之一,CRHE正在逐步丰富PA的专业内涵和扩大其专业边界。而“公共空间”作为“公共艺术”的物理载体,在哈维尔·莫萨斯(Javier Mozas)看来,“公共空间就像一个战场”:“在公共空间中,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因为从本质上看,公共空间是视情况而变化的。在公共空间中自由开展的一些行动的结果是无限的、无法控制的以及不开逆转的,也是无法预见的。”因此,“公共艺术”也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形态的存在,还包括艺术事件、艺术活动等关乎人类艺术行为在公共场域的瞬时发生,“影像性、表演性、展览性、参与性”成为现代公共艺术的四大特质。在信息化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雕塑、装置、社区涂鸦艺术等视觉性主导的文本正在走向一种人与环境之间交互的、富含空间情境的、全感体验的公共景观,而且“全感体验”一词已成为电子游戏界的热门语汇,全感体验基于多元信息的融合并整合沉浸交互技术,全面利用人类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五大感知,结合景观环境设计方案、实体公共装置、空间音效、风感模块、热感模块、物理震动等提供的多元信息,实现公共艺术的全感官识别交互,带来真正的“全感体验”。据映维网报道,2017年K-Labs推出的首个VR主题公园产品“ARGO全感世界”即希望为消费者提供令人难忘的全感体验——次时代的沉浸式体验,K-Labs表示“全感体验”就是能同时兼具沉浸感、临场感、具身感知、自由移动、共享空间和动态观看等特点的全新体验形式。(图3、图4)图3 ARGO全感世界VR主题公园


本文编号:2938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938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0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