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文艺与政治运动的互文 ——以延安时期“二流子改造”题材文学创作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25 23:36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自古以来就备受世人瞩目。一方面,政治活动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源泉;另一方面,文艺创作的产生又反过来影响政治运动的发展。延安时期的二流子改造运动在陕甘宁边区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相关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样地,以“二流子改造”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发挥了文艺的政治功利性,完美地配合了这项改造运动,在延安文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延安时期的二流子改造运动为研究对象,探索此类题材的文学创作与政治运动关系,总结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全文由两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分析陕甘宁边区二流子改造运动的前因后果,从二流子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对其采用的改造手段以及改造所取得的成效四个方面入手,还原二流子改造运动的具体细节;第二部分以延安时期“二流子改造”题材的文学创作为例,分析文艺与政治运动的关系,全方位描摹政治运动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对文学作品中的二流子进行分类,概括出此类文学作品存在的政治意义。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简要概括,指出以改造二流子为主题的文学在延安文艺史上的独特地位,以及对它进行研究的价值所在。 

【文章来源】:延安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二流子改造运动的前因后果
    (一) 陕甘宁边区二流子的由来
    (二) 二流子的社会危害
    (三) 改造二流子的手段
    (四) 二流子改造取得的成效
二、 文艺与政治运动的互文:延安文艺中的“二流子改造运动”印迹
    (一) 全方位的描摹
    (二) 延安文艺中的“二流子”影像
    (三) “二流子”题材的政治意义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改造中的游民规训与社会治理策略考察——以“改造二流子”运动为例[J]. 周海燕.  江海学刊. 2012(05)
[2]陕甘宁边区二流子改造及其影响[J]. 雷小倩.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3]当代文学中的“二流子”改造[J]. 孙晓忠.  文学评论. 2010(04)
[4]政治话语促生下秧歌剧中二流子形象塑造的运作[J]. 俞晓娟.  当代小说(下半月). 2010(02)
[5]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主要社会问题及其治理[J]. 雷甲平.  抗日战争研究. 2009(01)
[6]抗战时期的改造“二流子”运动[J]. 廖政齐.  老年人. 2009(02)
[7]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运动与乡村社会变迁[J]. 张孝芳.  山东社会科学. 2008(08)
[8]乡村社会改造中“公民塑造”的路径研究——以陕甘宁边区发展劳动英雄与改造二流子为考察对象[J]. 王建华.  江苏社会科学. 2008(04)
[9]新秧歌剧:政治伦理与民间伦理的双重演示[J]. 郭玉琼.  粤海风. 2007(05)
[10]中共社会动员的成功经验——论陕甘宁边区二流子改造运动[J]. 阎颖.  湖北社会科学. 2007(02)



本文编号:2938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938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6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