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全球语境下我国本土文学的跨文化传播

发布时间:2020-12-26 13:25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中国本土文学的关注日益加大,而国内通过版权贸易等方式也在不断向国外传播本土文学。尽管如此,中国本土文学的跨文化传播依然任重而道远。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学的跨文化传播进入研究视野,在全球的文化冲突与寻求文化身份认同的浪潮中,本土文学将如何在全球化与地域性、同质化与异质化的两种力量的对峙与互动中保存其民族特性,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传播,是全球化语境下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文学产生的土壤及发酵的成分已经发生变化,本土文学在全球化语境下,它会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这些变化?本土文学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传播才不会在世界文学的花园中败落,患上“文学失语”的顽疾,以至连立足之地也变为西方文学的“殖民地”?中国文学取材于中国文化又丰富着中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灵魂。如何通过有效的跨文化传播让本土文学在世界文学之林发出自己的声音,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分享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将跨文化交流进行到底,实现其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将寻找本土文学与本土文化传播规律的共性与差异,运用跨文化传播学中“把关人”、“涵化分析”、“文化折扣理论”、“刻板印象”、“选择性认知”、“低语...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谢辞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二) 研究问题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二章、文献综述
    (一) 我国跨文化传播的形式和历程:经贸—政治—思哲—文艺
    (二)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自觉”与“文学自觉”
    (三) 本土文学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第三章、我国本土跨文化传播现状
    (一) 本土文学与世界文学
    (二) 全球化进程中的我国本土文学
第四章、本土文学跨文化传播障碍原因与对策分析
    (一) 作为“把关人”的译者—传者障碍
    (二) “涵化理论”—媒介障碍
    (三) “文化折扣理论”—内容障碍
    (四) “刻板印象”、“选择性认知”—受众障碍
    (五) “低语境”与“高语境”—效果障碍
第五章、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比较文学视野中文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态势[J]. 胡燕春.  社会科学. 2011(12)
[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J]. 刘莲香,王正军.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0(01)
[3]全球化语境下的翻译如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J]. 邓红顺.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4]从文化拿来主义到文化输出[J]. 王岳川.  美术观察. 2005(01)
[5]当前中国的版权贸易应侧重版权出口[J]. 姬沈育.  经济经纬. 2004(01)
[6]全球化进程中的本土文学与世界文学[J]. 靳义增.  江西社会科学. 2002(07)
[7]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学的策略[J]. 李晓峰.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2(03)
[8]他山有砺石,良璧逾晶莹──评《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之传播》[J]. 朱靖华.  中国文化研究. 1998(03)

硕士论文
[1]文化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学翻译者的主体性及其彰显[D]. 李雅琳.重庆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39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939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b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