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诗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7 12:45
福建九牧林氏家族自古就以“九子仕宦皆为牧守”闻名于世,为著名的官宦世家、文学世家,具有一脉相承的官学以及家学传统。林俊出身于这样的家族,一方面深受家族儒学传统的熏陶,传承了家族文化传统的深厚积淀,使他在各个领域都获得丰硕的成果;另一方面林俊入仕为官的真实经历也影响了他的诗文创作极富儒学精神,成为明中期莆田著名的官员、诗人、学者,在明中期莆田文坛上颇具影响力,留下了丰富的散文作品与不俗的诗歌作品。不仅如此,他还善于书法,并作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广为人知。本文以林俊的诗文创作为中心,对林俊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包括其生平经历、诗文特色、思想成就等等。论文主体分为两大部分,首先介绍林俊的家族世系和生平经历,考察林俊的交游圈,从宏观上把握林俊的情况。其次,着重对林俊的散文和诗歌创作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从微观上总结林俊的艺术特色和文学成就。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一章 林俊家世、生平与交游考
第一节 九牧林氏——"九子仕宦皆为牧守"的名门望族
第二节 林俊的生平
第三节 林俊交游考
第二章 林俊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林俊散文的现实主义风格
第二节 奏议文的功用性与文学性
第三节 "宁违诏,不改法"的政治理念
第三章 林俊诗歌的艺术特点
第一节 林俊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 林俊诗歌创作的复古倾向
第三节 "存于心而感于物"的诗学特色
第四章 林俊文学创作成就评价
第一节 儒士精神的艺术透视
第二节 散文优于诗歌
第三节 诗文创作的缺憾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代宦滇作家群考论[J]. 孙秋克.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2]论公文修辞的历史传统[J]. 杜纯梓.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0(01)
博士论文
[1]明代中央文官制度与文学[D]. 叶晔.复旦大学 2009
[2]茶陵派研究[D]. 司马周.南京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明代福建作家研究[D]. 沈云迪.上海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41760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一章 林俊家世、生平与交游考
第一节 九牧林氏——"九子仕宦皆为牧守"的名门望族
第二节 林俊的生平
第三节 林俊交游考
第二章 林俊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林俊散文的现实主义风格
第二节 奏议文的功用性与文学性
第三节 "宁违诏,不改法"的政治理念
第三章 林俊诗歌的艺术特点
第一节 林俊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 林俊诗歌创作的复古倾向
第三节 "存于心而感于物"的诗学特色
第四章 林俊文学创作成就评价
第一节 儒士精神的艺术透视
第二节 散文优于诗歌
第三节 诗文创作的缺憾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代宦滇作家群考论[J]. 孙秋克.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2]论公文修辞的历史传统[J]. 杜纯梓.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0(01)
博士论文
[1]明代中央文官制度与文学[D]. 叶晔.复旦大学 2009
[2]茶陵派研究[D]. 司马周.南京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明代福建作家研究[D]. 沈云迪.上海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417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941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