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上海孤儿》中译本的译者主体性

发布时间:2021-01-20 08:45
  石黑一雄作为日裔英国小说家,其在小说中如何以"自我"视角叙述中国"他者"形象,作者笔下的中国战时小说对于读者了解战时历史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石黑一雄的When We Were Orphans的中译本,该译本由陈小慰翻译。该文主要运用蒙娜·贝克的叙事翻译理论,分析陈小慰译者在回译展现中国战时历史文本《上海孤儿》的过程中,译者如何处理使用"他者"源语呈现的"自我"形象的翻译叙事,以及如何建构原文中的中国史实性与中国形象,探讨译者如何在翻译叙事实践中还原历史事件,以期让读者参与公共叙事中,从而探寻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对英美文学中中国形象探讨的实践操作性与可行性,以期对译者在翻译时还原历史真相、构建中国形象具有参考性。 

【文章来源】:海外英语. 2020,(07)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简介
2《上海孤儿》中译本的翻译叙事
    2.1 时空建构
    2.2 文本素材的选取性采用
    2.3 标示式建构
    2.4 人物事件的再定位
3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叙事翻译视域下的《边城》英译本研究[J]. 周雪婷,何庆庆.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2]迷失与重生——《上海孤儿》中创伤书写的空间维度研究[J]. 吕春媚,石吉文.  外语教育研究. 2018(04)
[3]石黑一雄对中国形象的客观建构——以《上海孤儿》为例[J]. 丁萌.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4]绝代风华“旧”是美——和平汇中饭店的整修工程[J]. 罗晓华.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02(03)

硕士论文
[1]陈小慰译本《上海孤儿》的创造性叛逆[D]. 王丹.重庆师范大学 2019



本文编号:2988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988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1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