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藉田礼与藉田诗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0 05:34
作为国家藉田礼仪,藉田礼受到历代统治者不同程度的重视。北宋一朝,太宗、真宗、仁宗、神宗、徽宗几个影响较大的帝王均关注过藉田礼仪,对其进行了政策修订。笔者依《宋史》不完全统计,正史上记载北宋皇帝亲自参与耕藉活动共4次,即宋太宗于端拱元年正月乙亥(988年)、宋仁宗于明道二年二月丁未(1033年)、宋徽宗宣和元年正月乙亥及宋徽宗宣和六年二月己亥。北宋藉田礼的举行,虽时有中断,但贯穿了北宋一朝。围绕这些藉田大典的举行,以天下为己任的宋代文士总是充满热情的加以表现,《全宋文》中今见关于北宋皇帝耕藉的文有9篇;《全宋诗》载北宋藉田诗47首,其中亲耕乐歌27首,以藉田为题者20首。将藉田仪式与诗文作品结合,我们会看到藉田诗文独特的礼乐文学价值及礼乐文化意涵。全文主要从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第一,北宋藉田礼的沿革与嬗变。主要介绍北宋藉田礼的相关仪注,意在说明太宗、真宗、仁宗、神宗、徽宗朝关于耕藉的仪注;在了解历代礼制变革与相关礼制政策的基础上,探究北宋藉田礼制的沿革与嬗变,重点介绍亲耕卤簿仪驾、亲耕冠服及农具、斋戒等的历史变迁。第二,北宋文学中的藉田礼仪。一方面介绍北宋藉田诗,考察太宗、真宗、...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关于藉田与相关诗赋的研究
二、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 藉田礼述要
第一节 藉田礼的源流及“藉”字意涵
一、藉田礼的源流
二、“藉”字意涵
第二节 藉田“礼”之仪式程序
第二章 北宋藉田礼的沿革与嬗变
第一节 北宋藉田礼的相关仪注
一、太宗朝的耕藉仪注
二、真宗朝的耕藉仪注
三、仁宗朝的耕藉仪注
四、神宗朝的耕藉仪注
五、徽宗朝的耕藉仪注
第二节 北宋藉田礼仪的沿革与嬗变
一、亲耕卤簿仪驾的历史变迁
二、亲耕冠服的变迁
三、亲耕藉田农具、播种九谷的变迁
四、斋戒与祭祀、亲耕藉田音乐及相关颂诗
五、亲耕时间、地点的变迁
六、藉田令、藉田坛的发展历史
第三章 北宋文学中的藉田礼仪
第一节 北宋藉田诗
一、北宋亲耕乐歌
(一)太宗端拱亲耕祭祀乐歌
(二)真宗时期藉田乐歌
(三)仁宗明道亲耕祭祀乐歌
(四)徽宗亲耕祭祀乐歌
二、北宋藉田诗中的藉田礼仪
(一)藉田礼仪式过程、场面的描写
(二)官员劝耕
(三)游藉田及藉田景色的描述
第二节 北宋藉田文的创作情况
第三节 北宋藉田文中的藉田仪式
一、百官各司其职 藉田礼前的准备工作描写
二、亲耕仪表之雍容大方 冠服的描写
三、亲耕农具的描写
四、亲耕阵容之浩浩荡荡 车马、仪卫的描写
五、事神敬养之虔诚真挚 亲耕斋祭仪式描写
六、千耦其耘,礼容皇皇 三推仪式及耕作场面的描写
七、开三面以行惠 树金鸡竿仪式描写
八、百官称贺、宴飨群臣 耕礼毕,劳酒礼仪式描写
九、藉田文中关于春耕时间、景色的描写
第四章 北宋藉田诗文的仪式意涵
第一节 北宋藉田诗文所映现的仪式意涵
一、率农劝功、以农为重
二、事神敬养、以礼为治
三、以和为贵、兴国为魂
第二节 北宋藉田礼制文化的建构
一、礼乐相偕
二、君臣相尊
三、人神相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宋诗》乐章辑考——新补大晟府乐章50首及其他乐章辑考[J]. 张春义. 嘉兴学院学报. 2012(01)
[2]论西周“籍田礼”的实质[J]. 耿静静,刘承.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06)
[3]清代耕耤礼的文化内涵及影响[J]. 陈二峰. 农业考古. 2011(04)
[4]籍礼与《诗经》农事诗的礼乐内涵[J]. 战学成. 北方论丛. 2011(03)
[5]浅议魏晋南北朝时期耕籍(藉)礼的实践[J]. 高二旺. 经济研究导刊. 2011(08)
[6]藉田礼与《诗经》雅、颂中的农事诗[J]. 付红霞. 古典文学知识. 2010(06)
[7]北宋文史学家宋祁安陆交游考[J]. 何灏. 中华文化论坛. 2010(03)
[8]中古放赦文化的象征——金鸡考略[J]. 于赓哲,吕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9]《诗经》籍礼乐歌新探——从礼仪视角考察《诗经》农事诗[J]. 林志明. 贵州文史丛刊. 2009(04)
[10]论汉代的籍田礼[J]. 陈二峰. 南都学坛. 2009(03)
博士论文
[1]唐宋礼制研究[D]. 王美华.东北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宋代郊庙歌辞研究[D]. 罗琼.首都师范大学 2011
[2]先唐农业祭祀诗研究[D]. 张磊.青岛大学 2010
[3]《诗经》礼仪诗研究[D]. 赵江华.苏州大学 2008
[4]《诗经》农事诗与周代农耕社会[D]. 吴伦柏.暨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88478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关于藉田与相关诗赋的研究
二、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 藉田礼述要
第一节 藉田礼的源流及“藉”字意涵
一、藉田礼的源流
二、“藉”字意涵
第二节 藉田“礼”之仪式程序
第二章 北宋藉田礼的沿革与嬗变
第一节 北宋藉田礼的相关仪注
一、太宗朝的耕藉仪注
二、真宗朝的耕藉仪注
三、仁宗朝的耕藉仪注
四、神宗朝的耕藉仪注
五、徽宗朝的耕藉仪注
第二节 北宋藉田礼仪的沿革与嬗变
一、亲耕卤簿仪驾的历史变迁
二、亲耕冠服的变迁
三、亲耕藉田农具、播种九谷的变迁
四、斋戒与祭祀、亲耕藉田音乐及相关颂诗
五、亲耕时间、地点的变迁
六、藉田令、藉田坛的发展历史
第三章 北宋文学中的藉田礼仪
第一节 北宋藉田诗
一、北宋亲耕乐歌
(一)太宗端拱亲耕祭祀乐歌
(二)真宗时期藉田乐歌
(三)仁宗明道亲耕祭祀乐歌
(四)徽宗亲耕祭祀乐歌
二、北宋藉田诗中的藉田礼仪
(一)藉田礼仪式过程、场面的描写
(二)官员劝耕
(三)游藉田及藉田景色的描述
第二节 北宋藉田文的创作情况
第三节 北宋藉田文中的藉田仪式
一、百官各司其职 藉田礼前的准备工作描写
二、亲耕仪表之雍容大方 冠服的描写
三、亲耕农具的描写
四、亲耕阵容之浩浩荡荡 车马、仪卫的描写
五、事神敬养之虔诚真挚 亲耕斋祭仪式描写
六、千耦其耘,礼容皇皇 三推仪式及耕作场面的描写
七、开三面以行惠 树金鸡竿仪式描写
八、百官称贺、宴飨群臣 耕礼毕,劳酒礼仪式描写
九、藉田文中关于春耕时间、景色的描写
第四章 北宋藉田诗文的仪式意涵
第一节 北宋藉田诗文所映现的仪式意涵
一、率农劝功、以农为重
二、事神敬养、以礼为治
三、以和为贵、兴国为魂
第二节 北宋藉田礼制文化的建构
一、礼乐相偕
二、君臣相尊
三、人神相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宋诗》乐章辑考——新补大晟府乐章50首及其他乐章辑考[J]. 张春义. 嘉兴学院学报. 2012(01)
[2]论西周“籍田礼”的实质[J]. 耿静静,刘承.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06)
[3]清代耕耤礼的文化内涵及影响[J]. 陈二峰. 农业考古. 2011(04)
[4]籍礼与《诗经》农事诗的礼乐内涵[J]. 战学成. 北方论丛. 2011(03)
[5]浅议魏晋南北朝时期耕籍(藉)礼的实践[J]. 高二旺. 经济研究导刊. 2011(08)
[6]藉田礼与《诗经》雅、颂中的农事诗[J]. 付红霞. 古典文学知识. 2010(06)
[7]北宋文史学家宋祁安陆交游考[J]. 何灏. 中华文化论坛. 2010(03)
[8]中古放赦文化的象征——金鸡考略[J]. 于赓哲,吕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9]《诗经》籍礼乐歌新探——从礼仪视角考察《诗经》农事诗[J]. 林志明. 贵州文史丛刊. 2009(04)
[10]论汉代的籍田礼[J]. 陈二峰. 南都学坛. 2009(03)
博士论文
[1]唐宋礼制研究[D]. 王美华.东北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宋代郊庙歌辞研究[D]. 罗琼.首都师范大学 2011
[2]先唐农业祭祀诗研究[D]. 张磊.青岛大学 2010
[3]《诗经》礼仪诗研究[D]. 赵江华.苏州大学 2008
[4]《诗经》农事诗与周代农耕社会[D]. 吴伦柏.暨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884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988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