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从叛逆到忧伤 ——“80后”文学与青年亚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1 05:29
  21世纪以来,在文学和商业联手打造中,青年文学写作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学热浪。然而城市青年文学和亚文化中呈现出来的社会责任和命运焦虑的缺失,令人担忧,本文以21世纪前十年的最具代表性的青年文学作品为载体,透视以网络作为“话语生产”空间并建立了他们的文化权利的“80后”城市青年,从而见证在这个以消费主体为中心写作的泛娱乐时代的青春面目。本文旨在扫描新世纪城市青年文学全貌的同时对影响青年文学创作心态的社会亚文化作出深刻解析和反思。为浮躁漂忽的社会语境呈现出具有某种时代真实性的新的价值观。为寻找80后,乃至90后的精神状态的答案提供一个途径。同时为正在进行文学创作的青年作者如何放置自己晃动的信念、情感和目标,在市场的规则下保持自己心中的爱与良知,掌控这个时代的杂色而又单一的青春,拓展文学创作的维度,展示一种新的可能性。本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告别“悲情时代”、青春在网络与现实间切换、“80后”作家集体崛起的时机等三方面来分析传统“供应链”的断裂和“80后”隆重出镜的时代背景;第二部分从“80后”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的艺术特色两方面来阐述“80后”与“80后文学”区别于前辈文学的特征;...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传统“供应链”的断裂和“80后”隆重出镜的时代背景
    一、告别“悲情时代”
    二、青春在网络与现实间切换
    三、“80后”文学(作家)集体崛起的时机
第二部分 异类的尖叫——“80后”与“80后文学”
    一、“80后”三大“偶像派”人物
        1. 韩寒——自由不羁的社会赛车手
        2. 郭敬明——时尚炫丽的后一代偶像
        3. 张悦然——精灵乖巧的玉女作家
        4. 偶像派的三级分化——社会化(韩寒)、商业化(郭敬明)、文学化(张悦然)
    二、“冰酷娃娃”春树的圈子
    三、成长主题:孤独青春从叛逆到忧伤
    四、华美生冷:80后文学语言艺术
第三部分 是代言还是遮蔽——“80后”作家叛逆背后的深层因素
    一、日本社会观察家三浦展“下流社会”的警示
    二、网络时代的中国青年亚文化社会现实
        1. 消费主义与泛娱乐化时代的欲望书写
        2. 丰沛物质生活与庸常精神诉求的分裂
第四部分 青年文学和青年亚文化未来的开拓维度
    一、“乐活族”的崛起与生态写作可能
    二、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培养和日常性写作态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竖琴,白骨精[J]. 张悦然.  意林. 2011(22)
[2]80后文学与“80后”概念[J]. 江冰.  文艺争鸣. 2008(10)
[3]迷惘的青春物语——80后作家论[J]. 凤群.  文艺评论. 2008(03)
[4]“残酷青春”之后是什么?——由春树感受“80后”写作[J]. 张清华.  南方文坛. 2007(04)
[5]张悦然:没有人给我们一条救命的绳索[J]. 罗雪挥,刘芳.  中国新闻周刊. 2006(27)
[6]生态批评三人谈[J]. 王诺,宋丽丽,韦清琦.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3)
[7]论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J]. 田维义.  现代传播. 2004(06)
[8]就在眼前的“80后”[J]. 张尧臣.  南方文坛. 2004(06)
[9]自在的九十年代:历史终结之后的虚空[J]. 陈晓明.  山花. 2000(01)
[10]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 卜卫.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7(01)



本文编号:2990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990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e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