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交互方向课程设置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4 01:38
研究符合新时代教学要求的系统的数字媒体交互专业课程设置。解构各大艺术类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设置,在其基础上通过分析法,研讨出一套更加合理、规范化的课程设置。形成一条连贯的知识链条,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数字媒体交互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避免学生专业技能的碎片化。该课程设置能够保障知识内容的有计划传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推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交互方向的蓬勃发展。
【文章来源】:设计. 2020,33(17)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交互方向课程设置总体框架图
数字媒体交互设计主体课程在参考上述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依托艺术设计体系围绕信息设计、网页设计、UI界面设计、动态平面设计、数字出版设计和广告设计等专业课程进行构建,让学生在第一板块设计基础课程体系上掌握动态化设计、版式设计、数字印刷、网页功能策划、页面设计、界面整体设计、APP设计等数字媒体交互设计专业知识,使专业课程结合现代艺术,将数字媒体交互专业应用到艺术、文化、商业、科学等领域。如信息设计课程前期带领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设计的相关概念,欣赏国内外优秀作品并要求学生了解最新的信息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信息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课程后期需要学生根据所学习的知识提交信息设计的创意方案,同时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创意进行讲评,提出相关的修改建议,学生根据修改建议制作完成信息设计作品。通过该课程学生们能够掌握信息设计方面的相关知识,学会运用信息设计的转化、可视化等设计方法进行信息设计。通过多种手段与方法的学习和设计训练使学生具备信息设计的能力,以适应信息设计市场的需求;界面设计课程前期教授学生基本的界面设计知识和原则,使学生了解界面设计的各个环节,要求学生掌握界面设计中的人机交互原理、界面视觉设计以及网页界面、游戏界面、软件界面和便携电子产品界面等多种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后期要求学生根据前期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的设计原则提出具有创意的界面设计方案,并按照设计规范和之前提出的创意方案制作界面设计作品。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界面设计方面的相关知识,学会运用界面设计中视觉要素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进行界面设计。通过理论讲授和设计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具备界面设计的能力,适应界面设计的需求。课程在建设计时都是依次递进的关系,循序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熟练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三)以工作室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势分析
综合设计课程体系参考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相关课程包括数字媒体艺术专题创作,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中央美术学院的个人推广设计等课程。在前面三个板块基础之上,将三个板块所包含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融合的一门综合性课程,通过教师的专业指导,由学生做出独具个人特性的设计作品的课程板块,该板块体系构建图如图5。该板块课程体系对学生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融合性要求较高,对学生综合实践技能和专业素养要求较为严格。该版块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媒体展示设计、互动媒体应用研究、数字媒体交互综合设计、个人推广设计等。如个人推广设计课程主要内容是前期教师讲授个人推广设计的相关内容与要求,包括如何进行个人推广、个人简历设计与制作等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在掌握课程知识的基础上收集学生个人在大学期间的设计作品及相关资料,进行个人推广设计作品制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设计作品进一步完善,制作出优秀的作品。后期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个人推广设计作品进行展示,并且邀请部分教师观摩,或聘请社会相关知名人士对实践演示环节提意见。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个人推广设计方面的相关知识,学会运用多种设计方法、手段、技巧进行综合的个人推广设计使其具备个人推广设计的能力,适应市场设计人才的需求。该板块课程体系将学生本科阶段所学的课程进行汇聚融合,能够最大程度地给予学生自主创作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与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创造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设计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实践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促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该板块课程体系的设置具有较强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能够培养学生们具备个性鲜明的艺术涵养与较高的综合艺术素养,充分发挥综合艺术优势进行艺术创作。工作室模式在该阶段可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们提供一些能够接触商业项目的机会,使学生可以了解项目的组成部分及实施步骤,只有通过实践项目去了解市场需求,不断强化个人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与社会接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以人机交互设计课程为例[J]. 熊美姝. 美术教育研究. 2020(11)
[2]以工作室为载体的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现状调研报告[J]. 吴利锋. 设计. 2019(03)
[3]浅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交互类课程的优化[J]. 吴烨. 课程教育研究. 2018(05)
[4]数字媒体技术对跨界设计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 蔡幸生. 设计. 2015(01)
[5]数字媒体设计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探究[J]. 吕燕茹. 设计. 2012(02)
本文编号:2996316
【文章来源】:设计. 2020,33(17)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交互方向课程设置总体框架图
数字媒体交互设计主体课程在参考上述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依托艺术设计体系围绕信息设计、网页设计、UI界面设计、动态平面设计、数字出版设计和广告设计等专业课程进行构建,让学生在第一板块设计基础课程体系上掌握动态化设计、版式设计、数字印刷、网页功能策划、页面设计、界面整体设计、APP设计等数字媒体交互设计专业知识,使专业课程结合现代艺术,将数字媒体交互专业应用到艺术、文化、商业、科学等领域。如信息设计课程前期带领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设计的相关概念,欣赏国内外优秀作品并要求学生了解最新的信息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信息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课程后期需要学生根据所学习的知识提交信息设计的创意方案,同时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创意进行讲评,提出相关的修改建议,学生根据修改建议制作完成信息设计作品。通过该课程学生们能够掌握信息设计方面的相关知识,学会运用信息设计的转化、可视化等设计方法进行信息设计。通过多种手段与方法的学习和设计训练使学生具备信息设计的能力,以适应信息设计市场的需求;界面设计课程前期教授学生基本的界面设计知识和原则,使学生了解界面设计的各个环节,要求学生掌握界面设计中的人机交互原理、界面视觉设计以及网页界面、游戏界面、软件界面和便携电子产品界面等多种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后期要求学生根据前期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的设计原则提出具有创意的界面设计方案,并按照设计规范和之前提出的创意方案制作界面设计作品。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界面设计方面的相关知识,学会运用界面设计中视觉要素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进行界面设计。通过理论讲授和设计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具备界面设计的能力,适应界面设计的需求。课程在建设计时都是依次递进的关系,循序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熟练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三)以工作室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势分析
综合设计课程体系参考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相关课程包括数字媒体艺术专题创作,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中央美术学院的个人推广设计等课程。在前面三个板块基础之上,将三个板块所包含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融合的一门综合性课程,通过教师的专业指导,由学生做出独具个人特性的设计作品的课程板块,该板块体系构建图如图5。该板块课程体系对学生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融合性要求较高,对学生综合实践技能和专业素养要求较为严格。该版块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媒体展示设计、互动媒体应用研究、数字媒体交互综合设计、个人推广设计等。如个人推广设计课程主要内容是前期教师讲授个人推广设计的相关内容与要求,包括如何进行个人推广、个人简历设计与制作等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在掌握课程知识的基础上收集学生个人在大学期间的设计作品及相关资料,进行个人推广设计作品制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设计作品进一步完善,制作出优秀的作品。后期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个人推广设计作品进行展示,并且邀请部分教师观摩,或聘请社会相关知名人士对实践演示环节提意见。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个人推广设计方面的相关知识,学会运用多种设计方法、手段、技巧进行综合的个人推广设计使其具备个人推广设计的能力,适应市场设计人才的需求。该板块课程体系将学生本科阶段所学的课程进行汇聚融合,能够最大程度地给予学生自主创作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与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创造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设计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实践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促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该板块课程体系的设置具有较强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能够培养学生们具备个性鲜明的艺术涵养与较高的综合艺术素养,充分发挥综合艺术优势进行艺术创作。工作室模式在该阶段可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们提供一些能够接触商业项目的机会,使学生可以了解项目的组成部分及实施步骤,只有通过实践项目去了解市场需求,不断强化个人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与社会接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以人机交互设计课程为例[J]. 熊美姝. 美术教育研究. 2020(11)
[2]以工作室为载体的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现状调研报告[J]. 吴利锋. 设计. 2019(03)
[3]浅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交互类课程的优化[J]. 吴烨. 课程教育研究. 2018(05)
[4]数字媒体技术对跨界设计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 蔡幸生. 设计. 2015(01)
[5]数字媒体设计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探究[J]. 吕燕茹. 设计. 2012(02)
本文编号:29963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996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