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张方平文学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4 07:18
  张方平仕历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德才兼备,精工诗文,备受推崇。本文以其诗歌、散文为研究对象,探究张方平诗文内容、艺术特色,肯定他对北宋中期文学的影响。张方平创作诗歌种类繁多,其中以交游酬唱诗、叙事诗和“读书”诗最具特色。其中交游酬唱诗包括与“方外之士”唱和诗、与苏轼唱和诗和与僧人唱和诗,风格豪放、感情真挚;他的叙事诗感于时事、有补于“事”;“读书”诗表达了修身名性、以古为鉴的诗歌内容。张方平诗歌艺术上有求新求奇,异于他人;以文为诗,善用典故;形式多样,众体兼备等特点。张方平的《乐全集》有文三十六卷,包括论说文、杂记文、哀悼文等。他的论说文以政论、史论为主;杂记文包括学记、建筑物记;哀悼文有墓志铭、碑铭、祭祀文等。散文内容丰富,有的放矢,表现出自成体系,内容丰富;构思严密,例证贴切;骈散相间,简雅平易的特点。张方平作为北宋中期文臣,他在文学创作上造诣颇深。他的文学对北宋中期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他在继承前人诗风的前提下,促进了北宋平易自然诗风的形成;他力排众难,身体力行,对太学之风予以重击,扭转庆历时期的艰涩文风;并传承重生爱民的文学思想,对宋代中期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张方平诗歌内容分类
    第一节 交游酬唱诗
    第二节 叙事诗
    第三节 “读书”诗
第二章 张方平诗歌艺术特色
    第一节 以文为诗,善于用典
    第二节 求新求奇,异于他人
    第三节 众裁兼备,形式多样
第三章 张方平散文内容
    第一节 论说文
    第二节 杂记文
    第三节 哀悼文
第四章 张方平散文艺术特色
    第一节 构思严密,例证贴切
    第二节 骈散相间,简雅平易
    第三节 自成体系,内容丰富
第五章 张方平诗文创作影响
    第一节 继前人之风,促宋调发展
    第二节 促进庆历时期文风的转变
    第三节 传承爱民重生的文学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宋代的歌行类乐府[J]. 王辉斌.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0(04)
[2]张方平其人及其谈兵之文[J]. 刘春霞.  船山学刊. 2009(02)
[3]庆历“太学新体”新论——兼论欧阳修对庆历“太学新体”的促进[J]. 许瑶丽.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4]依人情而施教化——张方平政论文的思想特征[J]. 范明静.  名作欣赏. 2007(16)
[5]张方平货币思想述论[J]. 李卫东.  东方企业文化. 2007(05)
[6]张方平别集版本源流考[J]. 张惠菊.  科学之友(B版). 2007(03)
[7]儒家诗统和宋诗情怀[J]. 张思齐.  齐鲁学刊. 2005(01)
[8]北宋馆职词臣的宴赏赋咏活动[J]. 陈元锋.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3)
[9]张方平西北边防思想论略[J]. 汪天顺.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1(02)
[10]论北宋庆历诗人对杜诗的发现与继承[J]. 马东瑶.  杜甫研究学刊. 2001(01)

博士论文
[1]以嘉祐为中心的散文研究[D]. 何婵娟.华东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张方平及其诗歌初探[D]. 栗梅.山东师范大学 2006
[2]论张方平及其政治经济思想与实践[D]. 张祥云.河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968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9968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4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