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古经之比兴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8 11:32
《周易》古经是周初之重要典籍。现代以来,众多学者以说诗法观照卦爻辞,提出《周易》卦爻辞中运用了比兴,然而前辈学者未曾全面描述、探究这些最早的比兴用例之渊源与特征。我们的研究即着力于此。在首章中,本文梳理历代文论中对比兴的论述。发现以连续史观为主导,欲以“比兴”尤其是“兴”为核心来构建统一的中国诗学史或中国美学史的努力,不免将会落空,进而确立本文之基本史观为阶段史观,即认为“比兴”这一概念并没有一个连续的历史。接下来,我们爬梳、评述易学史与现当代学者对“易与诗通”或“象与比兴通”的相关论述,并确立了本文研究之基本方法。在对卦爻辞进行形式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并置”这一语言形式乃是比兴得以形成之基础与基本模式。并置结构根植于商周自然观之变迁,背倚中国人最基本之比类思维。甲骨卜辞中神性的自然物经过并置结构的过滤,消褪了神性,其意义被重新解释,进而和人事发生了比类关系。并置开启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理性观照,比兴式的审美经验与结撰技术由此诞生。经过大量的个案分析,第三章总结了比之结构的生成模型,其关键在于并置结构中自然物或器物的意义是否稳固。若自然物或器物的意义经过并置结构重释后,稳定下来,和人事之间...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周易》古经之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连续史观下的比兴研究
1.2.2 易学史上《周易》比兴之论述
1.3 研究方法
2 并置与比类思维:比兴诞生之基础
2.1 并置作为比兴的基本形式
2.1.1 鸟的个案研究
2.2 并置的缘起及其美学意义
2.2.1 自然神性的消退:并置产生的自然观基础
2.2.2 受制于筮法的并置结构
2.3 《周易》古经卦爻辞中并置的全面呈现
2.3.1 自然物与人事并置
2.3.2 器物与人事并置
2.4 小结
3 并置结构中的比
3.1 自然物与人事并置结构中的比
3.1.1 天象或天气
3.1.2 地理类
3.1.3 动物
3.1.4 植物
3.1.5 鸟类
3.1.6 鱼虫
3.2 器物与人事并置结构中的比
3.2.1 衣饰
3.2.2 宫室、建筑
3.2.3 器皿、用具
3.2.4 车、床
3.3 小结
4 兴:并置中比的虚化
4.1 以鸟起兴
4.1.1 卦爻辞中鸟之古义的遗迹
4.1.2 神性遗留致使比之结构虚化
4.1.3 爻辞对鸟之古义的反转
4.1.4 以鸟起兴与比兴循环
4.2 以鼎起兴
4.3 以雷起兴
4.4 以植物起兴
4.5 小结
5 比类与《周易》占筮实践
5.1 比兴与《周易》筮法
5.2 最早的筮例:春秋用易与比兴
5.2.1 春秋用易的评论指向
5.2.2 选爻择象:春秋用易的操作技术
5.2.3 选爻择象的现实背景
5.3 比类思维与选爻择象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周易》的诗体结构形式与诗性智慧[J]. 傅道彬. 文学评论. 2010(02)
[2]易象:《周易》的诗性话语及其象征[J]. 李洲良. 河北学刊. 2009(06)
[3]《易》之“象”与《诗》之“比兴”[J]. 王晓敏.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4]《易》之“象”与《诗》之“兴”[J]. 刁生虎. 兰州学刊. 2006(12)
[5]《易》象与《诗》象:论《周易》的类艺术表现方式[J]. 沈健. 现代哲学. 2006(02)
[6]《周易》爻辞的“套语系统”初探[J]. 葛立斌.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02)
[7]商代祭祀遗存发现与研究的回顾[J]. 谢肃. 殷都学刊. 2005(03)
[8]中国美学史写法之我见[J]. 张节末.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6)
[9]我的中国美学史理念[J]. 张节末. 思想战线. 2001(06)
[10]中国美学史研究法发微[J]. 张节末.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4)
本文编号:3004921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周易》古经之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连续史观下的比兴研究
1.2.2 易学史上《周易》比兴之论述
1.3 研究方法
2 并置与比类思维:比兴诞生之基础
2.1 并置作为比兴的基本形式
2.1.1 鸟的个案研究
2.2 并置的缘起及其美学意义
2.2.1 自然神性的消退:并置产生的自然观基础
2.2.2 受制于筮法的并置结构
2.3 《周易》古经卦爻辞中并置的全面呈现
2.3.1 自然物与人事并置
2.3.2 器物与人事并置
2.4 小结
3 并置结构中的比
3.1 自然物与人事并置结构中的比
3.1.1 天象或天气
3.1.2 地理类
3.1.3 动物
3.1.4 植物
3.1.5 鸟类
3.1.6 鱼虫
3.2 器物与人事并置结构中的比
3.2.1 衣饰
3.2.2 宫室、建筑
3.2.3 器皿、用具
3.2.4 车、床
3.3 小结
4 兴:并置中比的虚化
4.1 以鸟起兴
4.1.1 卦爻辞中鸟之古义的遗迹
4.1.2 神性遗留致使比之结构虚化
4.1.3 爻辞对鸟之古义的反转
4.1.4 以鸟起兴与比兴循环
4.2 以鼎起兴
4.3 以雷起兴
4.4 以植物起兴
4.5 小结
5 比类与《周易》占筮实践
5.1 比兴与《周易》筮法
5.2 最早的筮例:春秋用易与比兴
5.2.1 春秋用易的评论指向
5.2.2 选爻择象:春秋用易的操作技术
5.2.3 选爻择象的现实背景
5.3 比类思维与选爻择象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周易》的诗体结构形式与诗性智慧[J]. 傅道彬. 文学评论. 2010(02)
[2]易象:《周易》的诗性话语及其象征[J]. 李洲良. 河北学刊. 2009(06)
[3]《易》之“象”与《诗》之“比兴”[J]. 王晓敏.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4]《易》之“象”与《诗》之“兴”[J]. 刁生虎. 兰州学刊. 2006(12)
[5]《易》象与《诗》象:论《周易》的类艺术表现方式[J]. 沈健. 现代哲学. 2006(02)
[6]《周易》爻辞的“套语系统”初探[J]. 葛立斌.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02)
[7]商代祭祀遗存发现与研究的回顾[J]. 谢肃. 殷都学刊. 2005(03)
[8]中国美学史写法之我见[J]. 张节末.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6)
[9]我的中国美学史理念[J]. 张节末. 思想战线. 2001(06)
[10]中国美学史研究法发微[J]. 张节末.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4)
本文编号:3004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004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