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视野下的《文心雕龙》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4 10:59
本文以生态批评为理论依据,从《文心雕龙》的文学自然生态观、文学的精神生态观,生态批评视野下《文心雕龙》的特征三方面入手研究《文心雕龙》的文学思想。《文心雕龙》中的原道论、文体论、创作论都蕴含着自然生态批评思想,本文尝试从西方生态批评的理论,诸如生态整体观、生态平等观、深层生态学、生态心理批评等理论解读原道论、文体论、创作论的某些观点。《文心雕龙》中很多概念涉及了精神方面的保养,“养气”、“虚静”、“神与物游”等都指向理想的生命状态和理想的精神状态,透露出精神生态的思想。《文心雕龙》中的生态思想虽然是不自觉的,却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它是中国传统生态批评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对现代社会有着很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最后,通过研究《文心雕龙》的文学生态思想,对中国本土生态批评的建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要叙述了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生态批评概述。生态批评是论述人(人类文化)与自然关系的批评,包括外部的自然生态和内在的精神生态。第一章阐释了《文心雕龙》的文学自然生态观,文学与自然关系是生态批评的主题之一。这一章主要从文学本体论、文学文体论和文学创作论三个方面探讨了文学与...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文心雕龙》的文学自然生态观
第一节 文学本体论
第二节 文学文体论
第三节 文学创作论
第二章 《文心雕龙》的文学精神生态观
第一节 “养气”:理想生命状态的追求
第二节 “虚静”:理想心理状态的追求
第三节 文学:精神的救赎与回归
第三章 生态批评视野下《文心雕龙》文学思想的特征
第一节 “三才”观的生态整体性
第二节 “感物吟志,莫非自然”的生态自然性
第三节 “随物婉转,与心徘徊”的生态交融性
第四节 “异声相从,同声相应”的生态和谐性
第四章 生态批评视野下《文心雕龙》的价值和局限
第一节 生态批评视野下《文心雕龙》的价值
第二节 生态批评视野下《文心雕龙》的局限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批评的理论特性[J]. 张治国.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2]生态批评的美学原则[J]. 王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0(02)
[3]和谐:《桃花源记》的生态美学解读[J]. 唐明生. 社会科学论坛. 2010(11)
[4]生态批评视域中“自然”的涵义[J]. 鲁枢元.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5]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J]. 王岳川.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6]生态批评:界定与任务[J]. 王诺. 文学评论. 2009(01)
[7]人类中心主义、超人类中心主义和反人类中心主义——儒、道、佛学之生态伦理思想比论[J]. 任俊华,李朝运. 理论学刊. 2008(11)
[8]论《文心雕龙·练字》篇之整体观[J]. 李映山,邓艳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9]生态心理批评:生态批评的内向视角[J]. 秦春. 文艺争鸣. 2008(09)
[10]论刘勰思想的复杂性与《文心雕龙》内容的丰富性[J]. 李艇.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02)
硕士论文
[1]论《文心雕龙》中的生态思想[D]. 游庆超.新疆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18195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文心雕龙》的文学自然生态观
第一节 文学本体论
第二节 文学文体论
第三节 文学创作论
第二章 《文心雕龙》的文学精神生态观
第一节 “养气”:理想生命状态的追求
第二节 “虚静”:理想心理状态的追求
第三节 文学:精神的救赎与回归
第三章 生态批评视野下《文心雕龙》文学思想的特征
第一节 “三才”观的生态整体性
第二节 “感物吟志,莫非自然”的生态自然性
第三节 “随物婉转,与心徘徊”的生态交融性
第四节 “异声相从,同声相应”的生态和谐性
第四章 生态批评视野下《文心雕龙》的价值和局限
第一节 生态批评视野下《文心雕龙》的价值
第二节 生态批评视野下《文心雕龙》的局限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批评的理论特性[J]. 张治国.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2]生态批评的美学原则[J]. 王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0(02)
[3]和谐:《桃花源记》的生态美学解读[J]. 唐明生. 社会科学论坛. 2010(11)
[4]生态批评视域中“自然”的涵义[J]. 鲁枢元.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5]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J]. 王岳川.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6]生态批评:界定与任务[J]. 王诺. 文学评论. 2009(01)
[7]人类中心主义、超人类中心主义和反人类中心主义——儒、道、佛学之生态伦理思想比论[J]. 任俊华,李朝运. 理论学刊. 2008(11)
[8]论《文心雕龙·练字》篇之整体观[J]. 李映山,邓艳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9]生态心理批评:生态批评的内向视角[J]. 秦春. 文艺争鸣. 2008(09)
[10]论刘勰思想的复杂性与《文心雕龙》内容的丰富性[J]. 李艇.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02)
硕士论文
[1]论《文心雕龙》中的生态思想[D]. 游庆超.新疆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18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018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