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视域下《离骚》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1 08:37
Jef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要顺应不同的环境和交际对象。同理,译文语言的选择亦要顺应不同的语境和原文的语言结构。《离骚》是一首自传性质的抒情长诗,翻译难点在于其"语言晦涩、句式参差、修辞灵活、托物言志",译者可依据顺应语言结构、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和文化语境的原则进行目的语的重构。结合奈达的文化负载词分类和魏晓红的文化语境论,表层文化语境词汇宜采用直译法、音译加注法和意译法,深层文化语境宜使用意译法、创译法和增译法。
【文章来源】: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6(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顺应论在《离骚》英译中的应用
(一)《离骚》英译本简介
(二)顺应理论与《离骚》翻译难点的融合
二、《离骚》英译原则
(一)顺应原文的语言结构和语言语境
(二)顺应交际语境
(三)顺应文化语境
三、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一)表层文化语境词汇
1.物质文化负载词
2.生态文化负载词
(二)深层文化语境词汇
1.宗教文化负载词
2.语言文化负载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顺应论看新闻标题英汉翻译中的选择与顺应[J]. 徐燕云,王晨婕.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5(06)
[2]“楚辞”在欧美世界的译介与传播[J]. 何文静.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0(05)
[3]典籍英译中的文化语境顺应研究[J]. 魏晓红,李清源. 外语教学. 2010(02)
[4]顺应理论在中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黄成夫. 长沙大学学报. 2008(03)
[5]动态顺应翻译策略——评析《论语》两译本[J]. 丁建海.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7(06)
[6]顺应论和关联论——两种语用观的比较[J]. 陈春华.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02)
[7]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兼论语用翻译标准[J]. 戈玲玲. 外语学刊. 2002(03)
本文编号:3028835
【文章来源】: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6(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顺应论在《离骚》英译中的应用
(一)《离骚》英译本简介
(二)顺应理论与《离骚》翻译难点的融合
二、《离骚》英译原则
(一)顺应原文的语言结构和语言语境
(二)顺应交际语境
(三)顺应文化语境
三、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一)表层文化语境词汇
1.物质文化负载词
2.生态文化负载词
(二)深层文化语境词汇
1.宗教文化负载词
2.语言文化负载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顺应论看新闻标题英汉翻译中的选择与顺应[J]. 徐燕云,王晨婕.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5(06)
[2]“楚辞”在欧美世界的译介与传播[J]. 何文静.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0(05)
[3]典籍英译中的文化语境顺应研究[J]. 魏晓红,李清源. 外语教学. 2010(02)
[4]顺应理论在中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黄成夫. 长沙大学学报. 2008(03)
[5]动态顺应翻译策略——评析《论语》两译本[J]. 丁建海.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7(06)
[6]顺应论和关联论——两种语用观的比较[J]. 陈春华.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02)
[7]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兼论语用翻译标准[J]. 戈玲玲. 外语学刊. 2002(03)
本文编号:3028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028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