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中国当代私人化写作的道德观念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1 17:58
  道德观念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种潜在的思想力量,在现代日益复杂、多元化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亦即,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中,良好的道德观念十分重要。私人化写作作为90年代出现的一个典型的文学现象,它所反映出来的道德观念代表了当今社会的一种倾向性,即中国社会五千年历史上形成的传统道德受到了新的冲击,包括个人主义、公开个人隐私、亲情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冷漠等现象的出现,社会道德呈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局面。而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多元化的格局必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体系的确立。本文以私人化写作这一文学现象为例证,分析了我国当今社会道德观念的变化,从而根据当前社会形势的发展,进一步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建立怎样的道德观念体系,具体包括应在我国社会建立以多维度的和谐人际观、阴阳互补与和谐发展的两性观、利人且利己的双赢价值观为主要特征的道德观念体系。本文由引言、正文(共三章)、结论三大部分组成。主要从人际观、女性观念和价值取向... 

【文章来源】: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私人化写作的相关研究
        1.2.2 文学与道德建设之关系的相关研究
        1.2.3 道德观念体系建设的相关研究
        1.2.4 女性主义角度的相关研究
        1.2.5 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及思路
第2章 中华文明积淀下的传统道德观念
    2.1 以“仁”为本的礼仪之邦
    2.2 道德约束的强大力量
    2.3 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第3章 传统道德观念的变迁在私人化写作中的表现
    3.1 私人化写作的背景
        3.1.1 经济社会背景
        3.1.2 历史文化背景
        3.1.3 思想观念背景
    3.2 私人化写作的界定
        3.2.1 涵义
        3.2.2 特征及代表作
    3.3 私人化写作中突显的道德观念
        3.3.1 人际的冷漠、扭曲
        3.3.2 女性的另类世界
        3.3.3 个人化的价值取向
        3.3.4 作家职业道德的模糊
第4章 新时期道德观念体系的建构
    4.1 多维度的和谐人际观
    4.2 阴阳互补、和谐发展的两性观
    4.3 利人且利己的双赢价值观
    4.4 坚定的职业道德观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J]. 樊浩.  中国社会科学. 2009(04)
[2]解码“慈孝文化”[J]. 朱贻庭.  道德与文明. 2009(03)
[3]传统伦理变革与社会公德培育[J]. 萧成勇.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3)
[4]论道德二重性——一种人性论的视角[J]. 刘仁贵.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5]论孔子“仁”学的人本意蕴[J]. 李建.  道德与文明. 2009(02)
[6]从“崇公抑私”到“尚公重私”——中国公私观转型视界中的公民精神培育[J]. 关晓丽,刘威.  道德与文明. 2009(02)
[7]儒家忠恕的理论疑点和实践难点探析[J]. 安晋军.  齐鲁学刊. 2009(02)
[8]论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修养[J]. 李兰芬.  道德与文明. 2009(01)
[9]公民道德建设的制度之维[J]. 万俊人.  绿叶. 2009(01)
[10]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国女性主义伦理学研究[J]. 宋建丽.  伦理学研究. 2009(01)



本文编号:3029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029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a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