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艺术—文艺—美学的并置、迭交、缠绕

发布时间:2021-02-13 22:20
  中国现代以来的艺理,呈现为艺术—文艺—美学并置、迭交、缠绕的迷宫之貌。进入这一迷宫有六条路径:一是对当下艺术学呈现的矛盾现象的梳理;二是看艺术观念在西方历史上的复杂演变;三是看东方文化,包括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以及中亚和北非等地区的伊斯兰文化中艺理的呈现与西方艺理不同的面貌;四是从中国古代以文为核心的艺术体系看与现代艺理的不同;五是中西艺理在中国现代的互动产生了以文艺为总名的艺术体系;六是当下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的演进对中国艺理的影响。从这六条路径进入观看,中国现代艺理的艺术—文艺—美学的并置、迭交、缠绕就可得到较好的理解。 

【文章来源】:艺术学研究. 2020,(02)

【文章页数】:22 页

【部分图文】:

艺术—文艺—美学的并置、迭交、缠绕


达·芬奇,《维特鲁威人》

封面,美学


图1 达·芬奇,《维特鲁威人》艺术的目的为追求美这一观念的形成,又与西方美学在现代性进程中的提升相连。美在古希腊和中世纪,都是普泛的,什么都可以为美,美的等级,基本以由文化中获得愉快感的程度为标准来衡量。在文艺复兴开始的现代性进程中,美的理论首先在英国以趣味(taste)为主题展开。夏夫兹伯里伯爵(The Earl of Shaftesbury,1671—1713)被后人封为现代美学的创立者,他在对趣味的欣赏中,区分了两种不同感官之感而来的愉快:生理性的眼、耳、鼻、舌、身的外在感官而来的愉快和心灵性的内在感官而来的愉快。在这一区分的演进中,经哈奇生等学人的推进,一种不同于一般感官快乐的美感产生了出来:外在感官是生理性的愉快,不算美感,内在感官是精神性的愉快,可称美感。英国建立在两种感官区别上的趣味理论中的美感论,在德国由鲍姆加登(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1714—1762,又译鲍姆嘉登、鲍姆嘉通)改造希腊文的α?σθητικ??(感性)一词,用拉丁文Aesthetica(感性)表达出来,在新的知识体系中,赋予此词以美感的新义。这是一个将真善美严格区分开来的知识体系。在人的主体心理中,知(性)用以求真,与之相关的是哲学与逻辑,意(志)用以求善,与之相关的是伦理和宗教,情(感)用以求美,与之相关的是美学和艺术。在主体的知—情—意和客体的真—善—美的区分中,作为知识必要部分的美学产生了出来。鲍姆加登不但通过对主体的知情意的理性划分,把英国趣味论中具有宗教情怀的内在感官转到了哲学理性上来,还为美感提供了一个专门词汇,并使之成为美学学科的专名:Aesthetica(美学)。鲍姆加登的学说处于美学初生时期,所述的内容还不精准。比如,他把美定义为感性认识的完善,一是仍从认识论和形式论的方面去把握美感;二是讲美与艺术关联时,艺术概念在他那里还是中世纪的自由艺术内容。到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使美学达到完成。康德用严格的逻辑讲清了:美是一种快感,但不是纯感官的快感,也不是功利性的快感,亦不是知识性的快感,还不是道德性的快感;而乃超感官、超知识、超道德,一句话,是超功利的快感。美感型的快感,体现在超内容的形式上。由于美感不是因生理的内容、知识的内容、道德的内容,以及各种功利的内容使人感到愉快,因此是一种纯形式的愉快。在现实美感中,总夹杂着生理的或功利的、知识的、道德的内容,因其美感是不纯粹的,当这种快感不从现实中来,而从艺术中来,按照西方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现代的巴托形成的艺术理论,艺术是虚构,本质上与现实无关,这样就与生理的、知识的、道德的,以及各种功利内容区别开来,艺术是为美的目的而产生出来的,又具有艺术的形式。从而人们在艺术中感到了美的形式,却并无生理的、知识的、道德的等功利性内容。这样美学包括两方面的知识:一是在现实中,如何通过一种心理技术,使人们从生理的、知识的、道德的等功利内容中区分开来,而获得纯粹的美感,各种审美心理学的理论,如距离说、抽离说、内模仿说、移情说等,都是为使人从混杂美感到纯粹美感而设计出来的;二是艺术审美,艺术从创造出来时,已经与生理的、知识的、道德的等功利内容拉开了距离,因而已经是纯粹的美感。在这一意义上,审美心理学用心理技术要达到的纯粹美感,在艺术中已经达到了。因此,关于艺术的理论就是美学,或者用西方人的话来讲,美学就是艺术哲学。正是把美学与艺术哲学等同起来的这一“就是”,使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的《美学》成为西方艺术理论的经典代表。黑格尔《美学》讲的是艺术,把艺术与自然、宗教、哲学区别开来,自成一种精神演进的体系,首先是象征型艺术,以建筑为代表;接着是古典型艺术,以雕刻为代表;然后是浪漫型艺术,包括绘画、音乐、诗(在黑格尔这里,诗包括文学和戏剧)。总之,西方理论的演进,在现代思想的进程中,艺术理论与美学理论合而为一。美学=艺术理论,在西方现代进程中,理论的最高级就是哲学。把艺术理论用最高级来称,就是艺术哲学,美学=艺术哲学=艺术理论。

西方文化,艺术哲学,美学


西方的艺术观念讲到这里,可以总结一下:第一,在18世纪形成的西方艺理,艺术哲学就是美学;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出现的生态美学、生活美学、身体美学,则突显了美学不同于艺术哲学。这两种思想都对中国艺理产生了巨大影响。要问的是,美学等于艺术哲学,还是不等于艺术哲学?第二,18世纪形成的艺术哲学,在方法上是区分型,把美与真、善区分开来,是艺理的基础。20世纪以来的艺术哲学,从多方向走向了关联型,艺理是从区分型讲更好,还是从关联型讲更好?第三,艺术的统一性,是由把美与真、善在本质上区分开来而产生的,当不从区分而从关联上讲,艺术的统一性就产生了困难。面对这一困难,分析美学走向概念,现象学美学走向了哲学,精神分析走向了心理深层,结构主义走向了符号深层,西方马克思主义走向了政治深层……西方艺理在区分和关联二者之间的争论与纠缠,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中国艺理的现状。总的说来,对中国艺理影响最大的是艺术与美学的一体。图3呈现西方艺理演进的核心。总的说来,理解美和艺的关联,美学与艺术哲学的关联,是理解艺理的核心和有关艺理的争论之核心。美与艺术的关联对于艺理的重要,从各非西方文化的艺理上也可以看出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外艺术类学科、专业目录设置的比较研究[J]. 李丕宇.  艺术百家. 2013(02)
[2]六艺的变迁及其与六经之关系[J]. 吴龙辉.  中国哲学史. 2005(02)
[3]艺术的概念衍变[J]. 颜泉发.  新美术. 2004(03)
[4]艺术学:诞生与形成[J]. 凌继尧.  江苏社会科学. 1998(04)



本文编号:30326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0326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8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