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论王蒙创作的精神内核

发布时间:2021-02-17 19:23
  在当代文坛,王蒙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高产作家,同时也是一名出色的文学评论家,活跃于文坛近六十年之久,他的创作跨越了我国文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纵观王蒙的文学创作,他对政治外壳包裹下的人的心理层面颇为关注,因此,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试图运用社会历史批评、心理分析批评、精神分析批评和文本细读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作家人生经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研究,来着重探讨作家本人及其作品中人物的精神内核,并将其精神内核概括为革命认同,反思、批判与自省以及宽容精神三个方面。本文从以上提及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第一章:革命认同。王蒙革命认同的成因是复杂的,既离不开他所处的特殊历史背景,又与其自身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但不可否认的是,苏联文学及毛泽东思想的影响是促使其形成的关键因素。强烈的革命认同致使其艺术创作体现出明显的理想主义精神特质,同时也表现出作品人物与作者本人对革命理论的狂热甚至是偏执的特征。第二章:反思、批判与自省。八十年代中后期,王蒙从“少共”的历史光环中走出,告别了他“寻找”和“重建”共产主义信仰的历史。由于与历史拉开了距离,反观就成为可能。这一时期王蒙的自省意识更加凸显:既包括他对我国百年来...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革命认同
    (一) 革命认同的成因
        1. 特殊历史时期的必然选择
        2. 苏联文学及毛泽东思想的直接导向作用
        3. 中国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潜移默化
    (二) 革命认同的表现
        1. 理想主义精神特质
        2. 对革命理论的狂热与偏执
二、 反思、批判与自省
    (一) 对“五四”启蒙思想的反思
    (二) 对苏联文学与“乌托邦”情结的反思
    (三) 对社会陋习及固有思维模式的批判
    (四) 对自我盲从和自我与历史的关系的反省
三、 宽容精神
    (一) 宽容精神的成因
    (二) 宽容精神的表现
        1. 提倡文学多样性
        2. 尊重和肯定同行的艺术创作
    (三) 宽容精神的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维吾尔族宗教伦理思想析[J]. 李新惠.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2]从“中心”走向“边缘”——论王蒙文学观念的转变[J]. 汤振纲.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4)
[3]历史维度与语言维度的双重胜利[J]. 童庆炳.  文艺研究. 2001(04)
[4]政治与王蒙小说[J]. 王春林.  当代作家评论. 2000(06)
[5]王蒙创作的五个阶段(上)[J]. 夏冠洲.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4)
[6]话语游戏:沉陷与逃离──评王蒙新著《失态的季节》[J]. 王培元.  战略与管理. 1995(02)
[7]青春主题的变奏──从《青春万岁》到《恋爱的季节》[J]. 夏冠洲.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1)
[8]话语、历史与意识形态——评王蒙长篇小说《失态的季节》[J]. 王春林.  小说评论. 1994(06)
[9]关于乌托邦语言的一点感想——致郜元宝,谈王蒙小说的特色[J]. 陈思和.  文艺争鸣. 1994(02)
[10]论王蒙小说的幽默风格[J]. 陈孝英.  文学评论. 1983(02)

博士论文
[1]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启蒙话语研究[D]. 赵黎波.复旦大学 2007
[2]王蒙小说与苏俄文学[D]. 朱静宇.苏州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王蒙小说与新时期文学话语流变[D]. 肖丽.湖南师范大学 2007
[2]飞过西域的蝴蝶[D]. 时曙晖.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38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038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9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