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德舆与古文运动
发布时间:2021-02-17 20:56
权德舆,字载之,是中唐时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被誉为一代“盟主”,很早就因文名进入仕途,且一路通达。为官期间,选拔了大量的贤才,忠正耿直,力排奸佞。曾改革科举考试制度,为古文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前期古文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学创作理论,并有大量的创作流传于世。这样一位文学家在中唐文坛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可是在后世的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对权德舆的记载并不多,所以本文希望能从权德舆的交游,他的古文理论和创作实践等方面对权德舆进行一个客观的描述和评价,来阐释他是连接早期古文家李华、梁肃和鼎盛时期的古文家韩柳之间一座必不可少的桥梁。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写了权德舆的交游情况,在众多的古文家中,选取了三位有代表性的大家,韩愈、柳宗元和刘禹锡,他们都是古文运动巅峰的代表人物,在对这几个人生平、交游资料的收集、阅读和整理后,对权德舆与这三位古文家进行了考证,理清了他们交往的记录。第二章则重点研究了权德舆的古文创作理论,他提出了“言要蕴道”,“尚气、尚理”,简和通达,四者不可偏废,才能浑然天成。权德舆的理论明显比早期古文家的更宽容,文章的作用更全面,目的更明确,同时也对后期韩愈“气盛言宜”...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权德舆交游研究
一、 贞元年间的政治背景
二、 权德舆与韩愈的交游
三、 权德舆与柳宗元的交游
四、 权德舆与刘禹锡的交游
第二章 权德舆的古文理论
一、 论“言”和“道”的关系
二、 论“气”与“理”的关系
三、 论“简”和“通”的关系
第三章 权德舆的文学创作
一、 韵文创作
二、 散文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权德舆与《权载之集》[J]. 王廷贤.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9(03)
[2]中唐文人士大夫对洪州宗的接受——以白居易、权德舆为例[J]. 郑韬.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3)
[3]权德舆诗文风格成因辨析[J]. 方丽萍.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03)
[4]唐朝中叶的文人经说[J]. 龚鹏程.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5]试论权德舆的古文创作[J]. 王红霞,王朝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3(11)
[6]走向贞元文坛宗主地位的阶梯——权德舆的家世背景及学术渊源考察[J]. 雷恩海.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
[7]权德舆生平与交游考略[J]. 严国荣. 唐都学刊. 1997(04)
[8]权德舆年谱初稿[J]. 中原健二.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04)
硕士论文
[1]唐代铭文研究[D]. 张应杰.安徽大学 2007
[2]柳宗元交游考[D]. 乔丽.西北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038526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权德舆交游研究
一、 贞元年间的政治背景
二、 权德舆与韩愈的交游
三、 权德舆与柳宗元的交游
四、 权德舆与刘禹锡的交游
第二章 权德舆的古文理论
一、 论“言”和“道”的关系
二、 论“气”与“理”的关系
三、 论“简”和“通”的关系
第三章 权德舆的文学创作
一、 韵文创作
二、 散文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权德舆与《权载之集》[J]. 王廷贤.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9(03)
[2]中唐文人士大夫对洪州宗的接受——以白居易、权德舆为例[J]. 郑韬.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3)
[3]权德舆诗文风格成因辨析[J]. 方丽萍.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03)
[4]唐朝中叶的文人经说[J]. 龚鹏程.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5]试论权德舆的古文创作[J]. 王红霞,王朝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3(11)
[6]走向贞元文坛宗主地位的阶梯——权德舆的家世背景及学术渊源考察[J]. 雷恩海.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
[7]权德舆生平与交游考略[J]. 严国荣. 唐都学刊. 1997(04)
[8]权德舆年谱初稿[J]. 中原健二.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04)
硕士论文
[1]唐代铭文研究[D]. 张应杰.安徽大学 2007
[2]柳宗元交游考[D]. 乔丽.西北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0385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038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