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柳宗元“大中之道”思想
发布时间:2021-02-20 17:19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是我国中唐时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中唐时期,社会矛盾突出,儒学思想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又潜在着巨大的变化,柳宗元作为中唐时期极具代表性的思想人物,他关注现实、关怀民生,提出了“大中之道”的思想。本文力求从柳宗元的各篇著作中,发现其“大中之道”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大中之道”的整体构造,并分析其产生原因,概括其思想的特点,期望对当今社会发挥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理论成果与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相关结构。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柳宗元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对柳宗元一生经历的简述从中发现柳宗元“大中之道”思想产生的动力。从中明确柳宗元“辅时及物”、“利安元元”的儒学志向主要是由于其内在的忧患意识和外在的经世致用的目的。明确“大中之道”思想的动力特征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柳宗元“大中之道”的思想和抓住其根本特点。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论述柳宗元“大中之道”的根本内容,包括作为方法论的“经权观”和作为其本质内容的“仁政民本”思想。柳宗元在吸收了传统儒家经权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柳宗元“大中之道”思想产生的动力
(一) 辅时及物,利安元元——柳宗元的儒学志向
(二) “大中之道”思想产生的内外动力
二、 柳宗元“大中之道”思想的内容
(一) 方法论——经权观
(二) 核心内容——仁政民本
三、 柳宗元“大中之道”思想的特点和意义启示
(一) “大中之道”思想的特点
(二) “大中之道”思想的意义与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柳宗元天人观的政治逻辑——以“大中之道”为线索[J]. 郑建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1(01)
[2]古代中国民本思想长期存在的原因、价值及其揭示的问题[J]. 颜德如,宝成关.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9(03)
[3]柳宗元“辨伪”论略[J]. 贾名党,何晶. 钦州学院学报. 2007(05)
[4]论柳宗元在儒学复兴中的独特贡献[J]. 杨文榜.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5]论中唐时期的疑古思潮——以柳宗元的疑古思想为中心[J]. 冯建国,周亭松. 学术月刊. 2007(02)
[6]论柳宗元的经学思想[J]. 贾名党.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7]柳宗元研究百年回顾[J]. 洪迎华,尚永亮. 文学评论. 2004(05)
[8]论柳宗元对儒学发展新方向的探索[J]. 郑晔,杨世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3(07)
[9]唐代儒学的新变与唐宋转型[J]. 江海. 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10]柳宗元与儒学革新[J]. 刘光裕. 孔子研究. 1994(03)
博士论文
[1]论柳宗元与儒学复兴[D]. 李伏清.华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43086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柳宗元“大中之道”思想产生的动力
(一) 辅时及物,利安元元——柳宗元的儒学志向
(二) “大中之道”思想产生的内外动力
二、 柳宗元“大中之道”思想的内容
(一) 方法论——经权观
(二) 核心内容——仁政民本
三、 柳宗元“大中之道”思想的特点和意义启示
(一) “大中之道”思想的特点
(二) “大中之道”思想的意义与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柳宗元天人观的政治逻辑——以“大中之道”为线索[J]. 郑建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1(01)
[2]古代中国民本思想长期存在的原因、价值及其揭示的问题[J]. 颜德如,宝成关.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9(03)
[3]柳宗元“辨伪”论略[J]. 贾名党,何晶. 钦州学院学报. 2007(05)
[4]论柳宗元在儒学复兴中的独特贡献[J]. 杨文榜.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5]论中唐时期的疑古思潮——以柳宗元的疑古思想为中心[J]. 冯建国,周亭松. 学术月刊. 2007(02)
[6]论柳宗元的经学思想[J]. 贾名党.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7]柳宗元研究百年回顾[J]. 洪迎华,尚永亮. 文学评论. 2004(05)
[8]论柳宗元对儒学发展新方向的探索[J]. 郑晔,杨世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3(07)
[9]唐代儒学的新变与唐宋转型[J]. 江海. 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10]柳宗元与儒学革新[J]. 刘光裕. 孔子研究. 1994(03)
博士论文
[1]论柳宗元与儒学复兴[D]. 李伏清.华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43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043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