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应病故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1 01:13
文章考察了《朝野佥载》和《太平广记》所载张文仲治应病故事,发现张文仲治应病故事偏重于人物和故事的记载,稍晚出现的唐代苏澄治应病故事则在故事叙述上更为细化。宋代“杨勔中年得异疾”和“毛景得奇疾”两种应声虫病故事,突出了应病故事的医药学价值,充实了医药学的内容。随着医学的进步,在道教医学的影响下,唐宋应病故事发生了病名由应病到应声虫病,医者身份由医官到道士,从没有记载治应病所用药物到明确记载“雷丸”和“蓝”治应病的演变。文章在对唐宋四种应病故事的考察中发现,文献对应病故事的记载呈现继承性,并不刻意追溯本源,而是转引抄录时代较近的其他著作。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回顾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第一章 唐代应病故事
第一节 张文仲治应病故事
一、张文仲及其医学贡献
二、《太平广记》中的张文仲治应病故事
第二节 苏澄治应病故事
一、刘餗《传记》与苏澄治应病故事
二、医官苏澄及其医学贡献
三、张文仲与苏澄治应病故事比较
第二章 宋代应病故事
第一节 道士治应声虫病故事
一、“杨勔中年得异疾”故事
二、“毛景得奇疾”故事
三、多个应病故事的汇编
第二节 应病故事的医药学价值
一、医药学著作对应病故事的辑录
二、雷丸与蓝的药用
第三章 唐宋应病故事的演变
第一节 病名的演变——从应病到应声虫病
第二节 医者身份的演变——从医官到道士
第三节 关于治疗应病药物的记载
第四节 应病的治疗方法——读本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以前儒医发展之历史沿革[J]. 郭殿彬,潘海强,杨涛,吴鸿洲. 中医药文化. 2010(02)
[2]《青溪寇轨》作者平质[J]. 凌郁之.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8(05)
[3]顾颉刚故事学范式回顾与检讨——以“孟姜女故事研究”为中心[J]. 施爱东.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4]曹野那姬考[J]. 葛承雍. 中国史研究. 2007(04)
[5]《李娃传》疑文考辨及其他——兼议《太平广记》的引文体例[J]. 李剑国. 文学遗产. 2007(03)
[6]“孟姜女故事研究”的生成与转向:顾颉刚的思路及困难[J]. 彭春凌. 云梦学刊. 2007(01)
[7]近二十年来中国故事学研究评述[J]. 万建中. 西北民族研究. 2005(04)
[8]能治怪病的“雷丸”[J]. 贡树铭. 医古文知识. 2005(02)
[9]论顾颉刚研究孟姜女故事的科学方法[J]. 户晓辉. 民族艺术. 2003(04)
[10]《泊宅编》对中医药论述考释[J]. 原所贤.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3(06)
本文编号:3056730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回顾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第一章 唐代应病故事
第一节 张文仲治应病故事
一、张文仲及其医学贡献
二、《太平广记》中的张文仲治应病故事
第二节 苏澄治应病故事
一、刘餗《传记》与苏澄治应病故事
二、医官苏澄及其医学贡献
三、张文仲与苏澄治应病故事比较
第二章 宋代应病故事
第一节 道士治应声虫病故事
一、“杨勔中年得异疾”故事
二、“毛景得奇疾”故事
三、多个应病故事的汇编
第二节 应病故事的医药学价值
一、医药学著作对应病故事的辑录
二、雷丸与蓝的药用
第三章 唐宋应病故事的演变
第一节 病名的演变——从应病到应声虫病
第二节 医者身份的演变——从医官到道士
第三节 关于治疗应病药物的记载
第四节 应病的治疗方法——读本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以前儒医发展之历史沿革[J]. 郭殿彬,潘海强,杨涛,吴鸿洲. 中医药文化. 2010(02)
[2]《青溪寇轨》作者平质[J]. 凌郁之.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8(05)
[3]顾颉刚故事学范式回顾与检讨——以“孟姜女故事研究”为中心[J]. 施爱东.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4]曹野那姬考[J]. 葛承雍. 中国史研究. 2007(04)
[5]《李娃传》疑文考辨及其他——兼议《太平广记》的引文体例[J]. 李剑国. 文学遗产. 2007(03)
[6]“孟姜女故事研究”的生成与转向:顾颉刚的思路及困难[J]. 彭春凌. 云梦学刊. 2007(01)
[7]近二十年来中国故事学研究评述[J]. 万建中. 西北民族研究. 2005(04)
[8]能治怪病的“雷丸”[J]. 贡树铭. 医古文知识. 2005(02)
[9]论顾颉刚研究孟姜女故事的科学方法[J]. 户晓辉. 民族艺术. 2003(04)
[10]《泊宅编》对中医药论述考释[J]. 原所贤.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3(06)
本文编号:3056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056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