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宋代《论学绳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4 16:01
  《论学绳尺》是由宋魏天应编选、林子长笺注的一部科举特色时文选本,全书共十卷,所选时文皆为南宋场屋试论得隽之作,卷首录吕祖谦等宋人论作文之法,是一部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场屋参考用书。原书所选范文保留了南宋科举时文的原貌,如破题、接题、小讲、大讲等程式,是梳理南宋科举制度发展、考察科举程文写作变迁必不可少的第一手资料。学界目前对《论学绳尺》的研究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研究点分布比较零散,有些与《论学绳尺》文本密切相关的问题,如该书的成书背景、成书时间还有待商榷,该书的选文标准、选文特色以及评点体系等还需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考察。本论文是关于《论学绳尺》的专题研究,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拓展,拟从以下四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探讨《论学绳尺》成书的相关问题,通过对南宋社会科举制度变革的梳理、科举参考用书编撰以及南宋刻书业的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考察,揭示《论学绳尺》的成书背景;结合魏天应、林子长的生平考察二人编注此书的动机,并推论出该书最晚应于宋德佑二年(1276)完成全书的编印刊行。第二章是对《论学绳尺》体例编排与材料编选的研究,在对《论学绳尺》体例编排的整理和补充上,归纳出该选本在编排...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论学绳尺》的编定背景、编定动机及成书时间
    第一节 《论学绳尺》的编定背景
    第二节 《论学绳尺》的编定动机与成书时间
第二章 《论学绳尺》的体例编排与材料汇编
    第一节 《论学绳尺》的体例编排
    第二节 《论学绳尺》的材料汇编
第三章 《论学绳尺》的评注系统与试论写作的“绳尺”
    第一节 《论学绳尺》的评注系统
    第二节 试论写作的“绳尺”
第四章 《论学绳尺》的流传及评价
    第一节 《论学绳尺》的流传
    第二节 后世对《论学绳尺》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国文章学正式成立的时限:南宋孝宗朝[J]. 祝尚书.  文学遗产. 2012(01)
[2]论科举与文学关系的层级结构——以宋代科举为例[J]. 祝尚书.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3]从《论学绳尺》看南宋文论范畴——“老”[J]. 吴建辉.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4]关于《论学绳尺》的笺注者林子长[J]. 卞东波.  文学遗产. 2006(04)
[5]南宋谢枋得评点中的“句法”[J]. 张秋娥.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6]《论学绳尺》与南宋论体文及南宋论学[J]. 张海鸥,孙耀斌.  文学遗产. 2006(01)
[7]论宋代科举时文的程式化[J]. 祝尚书.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8]宋代科举与理学——兼论理学对科场时文的影响[J]. 祝尚书.  社会科学研究. 2005(03)
[9]楼昉评点中的圈点符号及其修辞指向[J]. 张秋娥.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01)
[10]“举子事业”与“君子事业”——论宋代科举考试与文学发展的关系[J]. 祝尚书.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4)

硕士论文
[1]《论学绳尺》研究[D]. 陈林.扬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635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0635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3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