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的“人文精神”讨论
发布时间:2021-03-05 16:10
1993年,一些学者不满于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的文学和文化状况,提出了“人文精神危机”的说法,由此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围绕“人文精神”这一话题,讨论者对于转型期的文化和社会现实,知识分子的角色和职能等问题,表现出了种种不同的理解和认识。经由这次讨论,知识分子内部的分歧第一次公开呈现出来。1980年代作为整体的知识分子再也无法达成共识,开始呈现出日益明显的分化趋势。本文试图结合文学史和思想史的考察,辨析讨论中出现的各种思想话题,以期为“人文精神”讨论进行一个初步的历史定位。本文提出,“人文精神”讨论是社会转型期一次知识分子身份的自觉调整,体现出一批知识分子对专业化、学院化和体制化进程的反思,并试图重新恢复知识分子与社会现实之间关系的努力。“人文精神”讨论从精神价值的角度,敏锐地捕捉到转型期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某种变化,对市场化进程中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等庸俗的世俗化倾向进行了强烈的批判。而张承志、张炜、韩少功等作家的创作和批评实践,则以其强烈的底层关怀和对理想主义的坚守,构成了“人文精神”讨论的有效补充。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人文精神”讨论始末
二、走出“失语”的困境
三、人文精神与世俗生活
四、人文精神与“道德理想主义”之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文精神讨论十年祭[J]. 王晓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2]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J]. 汪晖. 天涯. 1997(05)
[3]人文精神:背景和框架[J]. 南帆. 读书. 1996(07)
[4]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J]. 曹顺庆. 文艺争鸣. 1996(02)
[5]对“人文精神”的一点考查与批评[J]. 旷新年. 文艺争鸣. 1995(06)
[6]道德乌托邦和价值标准——“精神家园何妨共建谈话录”之三[J]. 李辉,陈建功,王蒙. 读书. 1995(08)
[7]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综述(下)[J]. 文理平. 文艺理论与批评. 1995(04)
[8]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综述(上)[J]. 文理平. 文艺理论与批评. 1995(03)
[9]沪上思絮录[J]. 王蒙. 上海文学. 1995(01)
[10]对中国当代文化思潮的几点思考[J]. 刘康. 文艺争鸣. 1994(06)
本文编号:3065481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人文精神”讨论始末
二、走出“失语”的困境
三、人文精神与世俗生活
四、人文精神与“道德理想主义”之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文精神讨论十年祭[J]. 王晓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2]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J]. 汪晖. 天涯. 1997(05)
[3]人文精神:背景和框架[J]. 南帆. 读书. 1996(07)
[4]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J]. 曹顺庆. 文艺争鸣. 1996(02)
[5]对“人文精神”的一点考查与批评[J]. 旷新年. 文艺争鸣. 1995(06)
[6]道德乌托邦和价值标准——“精神家园何妨共建谈话录”之三[J]. 李辉,陈建功,王蒙. 读书. 1995(08)
[7]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综述(下)[J]. 文理平. 文艺理论与批评. 1995(04)
[8]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综述(上)[J]. 文理平. 文艺理论与批评. 1995(03)
[9]沪上思絮录[J]. 王蒙. 上海文学. 1995(01)
[10]对中国当代文化思潮的几点思考[J]. 刘康. 文艺争鸣. 1994(06)
本文编号:30654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065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