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与无奈—郑若庸文学心态研究三题
发布时间:2021-03-09 18:55
郑若庸是明中期著名山人,钱谦益称其为嘉靖间山人之鼻祖,“蛣蜣山人”名号之响甚至盖过他戏剧家、诗文家的身份。他出自寒门,青年时被革去诸生籍,从此科举路断,又因别无所长,不得不卖文为生。但郑若庸不甘于清贫寡淡的生活,一直试图接近士林主流,获取更高的社会地位与名声。所以他以文学为手段、以地域为基础展开交游,以获得士林认可、扩大文名和更多的生活资料,而他的非凡际遇引得海内游士争相效仿北上。文章将以心态为切入点展开文本细读,以期得到有关其诗文戏剧的新发现,更好地理解他的行藏出入、文学主张及风格,并且加深对明朝中晚期的山人群体、复杂的社会环境的认识。绪论阐述了郑若庸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章要探讨的范围与重心。正文分三个专题,专题一梳理郑若庸重点文学交游对象,以及交游目的背后体现的心态,专题二研究郑若庸文学主张与文学风格,并分析商业因素对其文风的影响程度,专题三探究郑若庸存世戏剧体现出的落魄士人对富贵功名的渴望心态。正文后附有郑若庸年谱补正。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郑若庸的生平及文学创作
(二) 研究现状综述
1. 戏剧方面的研究
2. 诗文别集方面的研究
3. 山人身份方面的研究
(三) 研究意义及目标
一 郑若庸文学交游及其心态
(一) 与吴中文士的交游
1. 与吴中前辈的交游
2. “至交好友”陆粲
3. 作《东湖诗卷序》的谄谀心态
4. “通家累世”之好——王榖祥
5. 缘何难以融入吴中主流士人群体?
(二) 与复古派成员的交游
1. 与复古派主要成员的交游
2. 与复古外围阵营成员的交游
3. 追随心态与被拒结局间的落差
(三) 北游生活及其交游
1. 初探郑若庸与谢榛之真实关系
2. 不甘与挣扎——往来于彰德和帝阙之间
3. 《类隽》编修的立言心态
4. 生前酬唱之繁忙与客死他乡之凄凉
二 诗文创作:繁荣的商业氛围侵袭下文人生存的无奈
(一) 复古明道的自觉追求
1. 复古
2. 明道
3. 文学成就初探
(二) 重利而讳言利的矛盾心态
(三) 《蛣蜣集》到《北游漫稿》:多重转变下的被动心态
(四) 主人翁“千人一面”
三 戏剧创作:落魄士人的虚幻追求
(一) 《玉玦记》的立意——对教化主题的主动选择
1. 时代背景下的自觉选择
2. 个人原因
3. 创作心态初探
(二) 落魄士人的幻想及对士大夫理想生活的追求
1. 《五福记》创作动机
2. 对科举通达的执着
3. 对功业富贵的渴望心态
4. 理想中的女性形象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初文人妇女观的建构与反思[J]. 王雪萍. 求是学刊. 2017(01)
[2]明代戏曲塑造女性形象的三种典型方式——以《牡丹亭》《玉玦记》《复落娼》为例[J]. 赵雅琴. 戏剧艺术. 2013(04)
[3]走出冷落的明清诗文研究——近十年来明清诗文研究述评[J]. 周明初. 文学遗产. 2011(06)
[4]卢楠年谱[J]. 傅瑛.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博士论文
[1]明中期文人别集中商人传记文献研究[D]. 张世敏.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江苏明代作家研究[D]. 刘廷乾.上海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中晚明布衣诗人研究[D]. 彭婷婷.厦门大学 2014
[2]陆粲及其《庚己编》研究[D]. 周凯燕.苏州大学 2009
[3]谢榛行实交游考论[D]. 朱荣所.广西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73309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郑若庸的生平及文学创作
(二) 研究现状综述
1. 戏剧方面的研究
2. 诗文别集方面的研究
3. 山人身份方面的研究
(三) 研究意义及目标
一 郑若庸文学交游及其心态
(一) 与吴中文士的交游
1. 与吴中前辈的交游
2. “至交好友”陆粲
3. 作《东湖诗卷序》的谄谀心态
4. “通家累世”之好——王榖祥
5. 缘何难以融入吴中主流士人群体?
(二) 与复古派成员的交游
1. 与复古派主要成员的交游
2. 与复古外围阵营成员的交游
3. 追随心态与被拒结局间的落差
(三) 北游生活及其交游
1. 初探郑若庸与谢榛之真实关系
2. 不甘与挣扎——往来于彰德和帝阙之间
3. 《类隽》编修的立言心态
4. 生前酬唱之繁忙与客死他乡之凄凉
二 诗文创作:繁荣的商业氛围侵袭下文人生存的无奈
(一) 复古明道的自觉追求
1. 复古
2. 明道
3. 文学成就初探
(二) 重利而讳言利的矛盾心态
(三) 《蛣蜣集》到《北游漫稿》:多重转变下的被动心态
(四) 主人翁“千人一面”
三 戏剧创作:落魄士人的虚幻追求
(一) 《玉玦记》的立意——对教化主题的主动选择
1. 时代背景下的自觉选择
2. 个人原因
3. 创作心态初探
(二) 落魄士人的幻想及对士大夫理想生活的追求
1. 《五福记》创作动机
2. 对科举通达的执着
3. 对功业富贵的渴望心态
4. 理想中的女性形象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初文人妇女观的建构与反思[J]. 王雪萍. 求是学刊. 2017(01)
[2]明代戏曲塑造女性形象的三种典型方式——以《牡丹亭》《玉玦记》《复落娼》为例[J]. 赵雅琴. 戏剧艺术. 2013(04)
[3]走出冷落的明清诗文研究——近十年来明清诗文研究述评[J]. 周明初. 文学遗产. 2011(06)
[4]卢楠年谱[J]. 傅瑛.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博士论文
[1]明中期文人别集中商人传记文献研究[D]. 张世敏.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江苏明代作家研究[D]. 刘廷乾.上海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中晚明布衣诗人研究[D]. 彭婷婷.厦门大学 2014
[2]陆粲及其《庚己编》研究[D]. 周凯燕.苏州大学 2009
[3]谢榛行实交游考论[D]. 朱荣所.广西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733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073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