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在沉默与言说之间 ——试论沈从文四十年代创作的艺术特色
发布时间:2021-03-11 12:47
本论文选择沈从文四十年代的创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一时期创作的艺术特色,探究其形成的内在原因,并选取沈从文四十年代创作中的常见词汇进行分析,试图还原沈从文东方哲人的形象,从作品的形式切入,探究其内在的实质,体悟沈从文的超言说境界。通过对沈从文四十年代作品的阅读和研究,我们发现在这些作品中,沈从文一如既往地醉心于自然美景的描写,执着于自然界的一切光影声色。沈从文作为一个独立存在于自然界的生命个体,一方面对自然的美进行欣赏与观照,另一方面又作为一个虔诚的崇拜者,吸收着自然界对他的无言的教育与启示。这些无言的教诲与启示,使沈从文透过单纯的线条和色彩,看到了生命的神性和智慧,最终将自己消融到自然界之中,达到忘我之境,进入老子所说的心与物游,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难以言传的境界使其作品中从创作语言到叙述手法和叙述结构,都出现了大量的语塞的现象,空白的书写,无语的表达,省略号成为一个在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标点符号。其二,则是创作语言的跳跃性、超逻辑性,使作品出现神秘浪漫的宗教色彩。本论文的第一章,就是从文本层面列举这两个特征的表现,对它们做出相关的阐述与总结。本论文的第二章,选取了在沈从文四十年代作品中出...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沈从文四十年代创作风格举例
第一节 省略与空白
第二节 创作语言的跳跃性与超逻辑性
第二章 沈从文四十年代创作的词语个案分析
第一节 “水”,“云”
第二节 “俨若”,“俨然”
第三章 沈从文四十年代创作风格的成因
第一节 四十年代孤独的个体境遇
第二节 非理性的直觉思维与神秘体验
第三节 自然崇拜带来的失语焦虑
第四章 沈从文四十年代创作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第一节 “道可道,非常道”,沈从文四十年代创作与道家哲学的关系
第二节 “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沈从文四十年代创作与禅宗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自然[J]. 张森. 中国文学研究. 2008(01)
[2]从“抒情”到“抽象的抒情”——对作为小说家的沈从文的再研究[J]. 陕庆.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8(01)
[3]沈从文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研究[J]. 萧洪恩.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05)
[4]沈从文创作的文化内涵略论[J]. 张森. 理论与创作. 2007(02)
[5]论沈从文的生命本体观[J]. 吴投文. 青海社会科学. 2006(04)
[6]沈从文小说的故事形态及其现代文学史意义[J]. 刘洪涛.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7]沈从文小说价值重估——兼论80年来的沈从文研究[J]. 刘洪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8]论沈从文《月下小景》集对佛经故事的重写[J]. 龚敏律.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4(02)
[9]沈从文的生命观与西方现代心理学[J]. 凌 宇.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10]从“抽象的抒情”到“呓语狂言”──沈从文的四十年代[J]. 张新颖. 当代作家评论. 2001(05)
本文编号:3076485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沈从文四十年代创作风格举例
第一节 省略与空白
第二节 创作语言的跳跃性与超逻辑性
第二章 沈从文四十年代创作的词语个案分析
第一节 “水”,“云”
第二节 “俨若”,“俨然”
第三章 沈从文四十年代创作风格的成因
第一节 四十年代孤独的个体境遇
第二节 非理性的直觉思维与神秘体验
第三节 自然崇拜带来的失语焦虑
第四章 沈从文四十年代创作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第一节 “道可道,非常道”,沈从文四十年代创作与道家哲学的关系
第二节 “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沈从文四十年代创作与禅宗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自然[J]. 张森. 中国文学研究. 2008(01)
[2]从“抒情”到“抽象的抒情”——对作为小说家的沈从文的再研究[J]. 陕庆.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8(01)
[3]沈从文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研究[J]. 萧洪恩.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05)
[4]沈从文创作的文化内涵略论[J]. 张森. 理论与创作. 2007(02)
[5]论沈从文的生命本体观[J]. 吴投文. 青海社会科学. 2006(04)
[6]沈从文小说的故事形态及其现代文学史意义[J]. 刘洪涛.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7]沈从文小说价值重估——兼论80年来的沈从文研究[J]. 刘洪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8]论沈从文《月下小景》集对佛经故事的重写[J]. 龚敏律.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4(02)
[9]沈从文的生命观与西方现代心理学[J]. 凌 宇.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10]从“抽象的抒情”到“呓语狂言”──沈从文的四十年代[J]. 张新颖. 当代作家评论. 2001(05)
本文编号:30764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076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