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文气说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2 17:34
  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按历史发展顺序将“文气”说的发展做了简略的纵向勾勒,认为“文气”说的发展经历了酝酿、确立、繁荣、深化四个时期,主要介绍各个时期“文气”说的基本情况并对相关理论进行简要评价。先秦两汉是“文气”说的酝酿时期。“气”观念在当时的哲学领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被用来解释宇宙的生成,也用来说明人生存的理由,后来音乐理论也多与“气”相关,人的风貌、性格、言辞等等都离不开“气”。魏晋南北朝为“文气”说的确立时期。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开了以“气”论文的先河,南朝梁的刘勰继承并发展了曹丕的思想,特别强调“养气”对文学创作的重要作用,“养气”成了“文气”说的核心理论问题。唐宋是“文气”说的发展时期。唐宋古文家和宋代的道学家都重视“养气”,但目的不同。元、明、清三代是“文气”说的深入时期。深入到文学审美的层面,是这一时期“文气”说的主要特点。刘大櫆的“神气”说为探求文学之美提供了一种“因声求气”的具体方法。第二部分重点论述“文气”说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养气”的作用首先表现在文学主体的修养上。文学主体的道德修养、情感培养和文学修养都离不开“养气”。“养气”不仅使主体具有旺盛... 

【文章来源】: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气”说的历史展开
    第一节 : “文气”说的酝酿
    第二节 : “文气”说的确立
    第三节 : 文气”说的发展
    第四节 : “文气”说的深化
第二章 “文气”与文学创作
    第一节 : “养气”与主体修养
        一、 道德修养
        二、 情感培养
        三、 艺术修养
    第二节 : “养气”与创作冲动
    第三节 : “养气”与创作构思
        一、 “养气”致“虚静”
        二、 “养气”通畅文思
    第四节 : “养气”与物化境界
第三章 “文气”与作品风貌
    第一节 :俊朗刚健之美
    第二节 : 气象浑成之美
    第三节 : 气韵生动之美
    第四节 : 刚柔相济之美
    第五节 : 自然纯真之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为与养气——《文心雕龙》“养气”说与魏晋玄学[J]. 黄应全.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3)
[2]古代文论“养气”说之流变[J]. 王辉,时尔.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2)
[3]文气论的当代价值[J]. 畅广元.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1)
[4]《典论·论文》之“气”的生命美学诠释[J]. 余福智.  佛山大学学报. 1997(01)
[5]“元气”论与曹丕“文气”说[J]. 张家钊.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5)
[6]朱筱园的“气论”内涵与溯源[J]. 杨开达.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3)
[7]刘勰“养气”说今探[J]. 王志彬,白宝增.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4)
[8]韩愈论文气的精到之处[J]. 李知文.  贵州社会科学. 1995(04)
[9]曹丕“文以气为主”辩[J]. 寇效信.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2)
[10]“养气”说艺术功能初探[J]. 李平.  江海学刊. 1994(01)



本文编号:3078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078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e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