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璘与明中叶文学思潮
发布时间:2021-03-31 04:43
本论文以明代中期的文学思潮为考察背景,专题研究顾磷文学思想之发生、发展及流变,及其与当时主要文学流派的互动和影响。在此基础上,重新评价顾磷在明代复古文学运动中的积极作用。第一章着重梳理顾磷的生平事迹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通过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士人心态、文学格局等多方面的介绍,展现明代中叶的大体社会思潮,及其对当时文坛发展趋势及顾磷文学思想的形成、演变所产生的影响。继而考察顾磷的生平及著述,根据其文学生涯的进程,将他的一生划分为发韧期、转折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将政治履历与文学观念变化相结合考察,以更到位地探究顾磷文学观演化的外在原因。最后,梳理顾璘的著述情况,以求全面地把握顾磷的文学活动,还原其即时的创作心境和文学思想。第二章主要考察成化十二年(1476)至正德初顾磷文学思想的形成过程。首先,考察顾磷进士登第后与茶陵派乔宇、邵宝、储瓘等人,与前七子李梦阳、徐祯卿等人的交往。正是在这两大文学流派的影响下,顾磷初步形成了带有复古色彩的文学思想。然后,专题考察弘治十年(1497)批注《唐音》一事,顾磷在批点中体现出的对诗歌“兴意”的强调,对诗歌内容现实性的关注,对诗歌的形式和艺术性的重视,在...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顾璘生平及其时代
第一节 明代中期的社会思潮
第二节 顾璘生平研究
第三节 顾璘著述研究
第二章 顾璘文学思想之形成
第一节 顾璘与茶陵派
第二节 顾璘与前七子
第三节 顾璘早年的文学复古思想 #41——以《唐音》为中心
第三章 顾璘文学思想之发展与转变
第一节 顾璘复古文学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 顾璘文学思想之转变及原因
第四章 顾璘文学思想之确立
第一节 顾璘与南都文学集团:诗坛盟主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顾璘与吴中文学群体:北风南渐的推动者
第三节 顾璘晚年文学思想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明代金陵六朝派的发端与发展[J]. 张燕波.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2]《唐音》考论[J]. 陶文鹏,魏祖钦. 中国文化研究. 2006(01)
硕士论文
[1]顾璘文学研究[D]. 闫成全.西南大学 2009
[2]《唐音》简论[D]. 王建军.上海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10812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顾璘生平及其时代
第一节 明代中期的社会思潮
第二节 顾璘生平研究
第三节 顾璘著述研究
第二章 顾璘文学思想之形成
第一节 顾璘与茶陵派
第二节 顾璘与前七子
第三节 顾璘早年的文学复古思想 #41——以《唐音》为中心
第三章 顾璘文学思想之发展与转变
第一节 顾璘复古文学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 顾璘文学思想之转变及原因
第四章 顾璘文学思想之确立
第一节 顾璘与南都文学集团:诗坛盟主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顾璘与吴中文学群体:北风南渐的推动者
第三节 顾璘晚年文学思想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明代金陵六朝派的发端与发展[J]. 张燕波.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2]《唐音》考论[J]. 陶文鹏,魏祖钦. 中国文化研究. 2006(01)
硕士论文
[1]顾璘文学研究[D]. 闫成全.西南大学 2009
[2]《唐音》简论[D]. 王建军.上海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108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110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