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中国古代文学芦苇意象和题材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1 02:04
  芦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强,分布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植物。芦苇的应用价值广泛,利用历史悠久。芦苇常大片生长成芦苇荡,景色优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广泛的分布、多样的社会功用和优美的风景景观,使芦苇成为文学中的重要意象和题材。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芦苇意象和题材创作在《诗经》时代就已经出现。晋唐以来,对芦苇的描写作品也逐渐丰富,由单一的“苍苍蒹葭”的描写发展到对芦笋、芦花的关注和描写。宋元时期,芦苇意象和题材创作真正达到了繁盛阶段,芦苇的情感内涵得到深化并且基本确立了下来。明清时期,对芦苇意象和题材创作基本延续前代,在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所深化。在长期的文学发展历程中,芦苇的物色美感得到大量的描写,不仅有因时而变的风景美观,还有不同情境的万千姿态,且形成了芦苇意象的常见搭配模式与表现效果。芦苇意象和题材创作作品增加的同时,对芦苇意象的情感意蕴的发掘和象征意义的深化也有着丰富的发展。就情感意蕴而言,主要有悲秋伤怀之思、漂泊客旅之愁和离情别绪之感。在人格象征方面,芦苇主要表现隐士的隐逸情怀、贫士的固穷守节和草民的卑微之态。此外,芦苇与民俗也有密切关系:芦苇在古代...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古代文学中芦苇意象和题材创作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秦汉时期:芦苇的实用阶段和芦苇意象的开端
        一、先秦文献中的芦苇及其应用
        二、两汉文献中的芦苇及其应用
    第二节 晋唐时期:芦苇意象和题材创作的发展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
        二、初盛唐时期
        三、中晚唐时期
    第三节 宋元时期:芦苇意象和题材创作的繁盛
    第四节 明清时期:芦苇意象与题材创作的延续
第二章 芦苇的物色美感
    第一节 因时而变的风景美观
        一、春季芦筍嫩芽之景
        二、夏季芦滩湖荡之景
        三、秋季芦花雪海之景
        四、冬季芦苇枯残之景
    第二节 不同情境的万千姿态
        一、风吹芦苇吟秋声
        二、雨落苇丛空寂寂
        三、月照芦花相映白
    第三节 渐趋凸显的江南色彩
        一、凸显的过程
        二、凸显的原因
        三、凸显的意义
第三章 芦苇意象的搭配模式与表现效果
    第一节 芦苇与植物
        一、芦苇与水生植物
        二、芦苇与草本植物
    第二节 芦苇与鸟禽
        一、芦苇与大雁
        二、芦苇与鸥鹭
第四章 芦苇意象的情感意蕴
    第一节 时光流逝之感
    第二节 漂泊客旅之愁
    第三节 离情别绪之思
第五章 芦苇意象的象征意义
    第一节 芦苇与隐士
    第二节 芦苇与贫士
    第三节 芦苇与草民
附录一 芦苇与民俗
    一、苇索苇矢——芦苇原始辟邪功用
    二、律管葭灰——芦杆薄膜候气功用
附录二 芦苇的实用价值
    一、芦苇的材用价值
        (一) 苇杆的材用价值
        (二) 花絮的材用价值
    二、芦苇的药用价值
        (一) 芦根
        (二) 苇茎
        (三) 芦叶
        (四) 芦花
    三、芦苇的食用价值
附录三 芦苇的其他文化反映
    一、重要典故
    二、故事传说
    三、民谚俗语
    四、比喻说法
征引书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国古代芦苇资源的自然分布、社会利用和文化反映[J]. 程杰.  阅江学刊. 2013(01)
[2]三门峡虢国墓地M2010的清理[J]. 姜涛,杨海青,刘宇翔,王胜利.  文物. 2000(12)
[3]中唐诗在唐诗之流中的位置(下)——由樱桃描写的方式来分析[J]. 市川桃子,蒋寅.  古典文学知识. 1995(05)



本文编号:3112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112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f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