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贞观时期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5 06:08
  本文主要论述贞观时期文学的承袭与发展。贞观时期文学与前代文学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既藉关陇文化一脉极强的历史延续性,通过政治力引发对文学的形塑,又上承南北朝、隋代文学,并主要以南朝文学作为接受对象,进一步进行了合于文学规律的、符合文学发展趋势的实践。武德年间刚刚经历隋末战争的破坏,又高祖不喜文学,故文学上乏善可陈。但是,武德时期是贞观时期文学发展的新起点,同样不能忽略。作为贞观时期文学的班底、秦王府的文学人才梯队,在武德时期已初具规模,小范围地开展了文学活动。贞观时期的文学,由于众多来自于南朝的文学骨干的加入,表现出很强的过渡色彩。将该时期置于整个文学史的发展链条上看,贞观时期的文学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是一个重要的文学史环节。贞观时期真正把文治作为了执政重心,通过有力的举措促使文化走向繁荣,为文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贞观时期也有较为优秀的文学家,文坛层次分明,上有庙堂之音,下有白话诗歌创作,王绩作为隐逸诗人,也以其独特的风格辉映其间。贞观时期的宫廷诗秉承雅正的规范,基本扫除了艳冶情调,与齐梁宫廷诗划清了界限,并在形式技巧上进一步完善,为五言诗歌的发展定型做出了贡献。贞观时期的...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22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总体框架
第一章 观念史背景下的贞观时期文学构建
    第一节 观念史研究方法概说
        一、诺夫乔伊列举的五种单元观念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观念史研究方法
    第二节 关陇集团与贞观时期文学的条件预设
        一、“关陇集团”概说
        二、重事功、积极进取的观念与文学走向
        三、观念的延续性和渗透性对贞观时期文学之潜在影响
    第三节 南北的文化落差和观念史解读
        一、北朝的文学劣势
        二、北朝的文学传统
        三、文化传播机制解读
        四、重南轻北文学观的解读
    第四节 隋代文学概况、意义及南北文学交融的启示
        一、隋代文学概况
        二、隋代文学及对贞观时期文学的意义
        三、南北文学交融的引申思考
第二章 贞观以前的文学筹备
    第一节 隋唐嬗代之际文士的播迁及角色转换
        一、隋唐嬗代之际文士的播迁
        二、隋唐嬗代之际文士的角色转换
    第二节 隋唐易代之际的诗歌分析
        一、命题申说
        二、隋唐易代之际诗歌的特点
        三、隋唐易代之际诗歌的弊端
    第三节 唐初的政治、文化承袭
    第四节 武德时期的文学筹备
        一、基础文化建设
        二、重儒尊孔,恢复官学,实行科举制
        三、修撰史书及类书
第三章 偃武修文与贞观时期的文化环境
    第一节 崇儒与弘扬文教
        一、崇儒
        二、弘扬文教
    第二节 史书编纂及其它
    第三节 类书编纂
    第四节 大兴礼乐
        一、制礼
        二、作乐
第四章 贞观文坛概貌
    第一节 秦府“十八学士”
        一、“十八学士”的人才结构分析
        二、“十八学士”之引申思考
    第二节 贞观朝文人概况
    第三节 政治伦理与审美的尺度
    第四节 贞观时期文学的历史机遇暨南北文风整合之我见
        一、贞观时期文学的历史机遇
        二、南北文风整合之我见
第五章 贞观时期的作家
    第一节 贞观诗坛的文化层次分析
    第二节 庙堂之高:宫廷诗作者
        一、中心:唐太宗李世民
        二、陈子良、虞世南、李百药、褚亮、杨师道
        三、许敬宗、李义府、上官仪
    第三节 山林之逸:隐逸诗人王绩
        一、王绩生平及思想
        二、并非平静的诗人
        三、诗歌贡献
    第四节 江湖之远:白话诗人王梵志
        一、王梵志其人事迹考辨
        二、王梵志的诗
        三、文学史价值大于文学价值
第六章 贞观时期宫廷诗(上)
    第一节 五言诗歌的主流地位及形式技巧的进一步发展
        一、五言律化
        二、篇幅和数量变化
    第二节 君臣宴集和文人聚会
    第三节 雅道的规范与诗歌的发展
    第四节 贞观中后期诗坛的变化
第七章 贞观时期宫廷诗(下)
    第一节 《艺文类聚》与贞观时期的宫廷诗
        一、《艺文类聚》子目诗歌部分与贞观时期宫廷诗的比对
        二、《艺文类聚》对贞观时期宫廷诗的影响
    第二节 《翰林学士集》与贞观朝宫廷唱和活动考证
第八章 贞观时期的文章
    第一节 贞观时期的诏书
        一、高祖李渊的诏书
        二、太宗李世民的诏书
    第二节 赋的文学价值
        一、贞观时期的赋作概况
        二、贞观时期的赋作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李百药、杨师道诗论[J]. 李晓青,尹静.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2]北齐文学传统与初唐诗歌革新之关系[J]. 杜晓勤.  文学评论. 2008(05)
[3]中国传播观念史研究的进路与方法[J]. 吴予敏.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8(03)
[4]《续诗苑英华》考论[J]. 傅璇琮,卢燕新.  文学遗产. 2008(03)
[5]玉阶良史笔,金马掞天才——论上官仪的诗歌理论及其贡献[J]. 李晓青.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6]人品与诗品——虞世南、许敬宗诗论[J]. 李晓青.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7]论许敬宗及其诗歌创作[J]. 李晓青.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8]《翰林学士集》题名职官考辨[J]. 卢燕新.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7(03)
[9]王梵志诗中的浚县俚词俗语浅释[J]. 周国瑞.  殷都学刊. 2006(04)
[10]试论王绩诗文的独特意蕴[J]. 霍松林,梁静.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本文编号:3138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138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1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