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忍经》忍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0 08:09
  中国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忍文化以“忍”为中心,包括“忍”的心理机制、“忍”的观念、“忍”的言行等等。中国人崇尚忍并且善于忍。但是目前忍文化还没有被广泛关注,研究比较分散,不成系统,还有很多空间可以继续挖掘。《忍经》是一本言“忍”的书,作者元代吴亮,内容包括元朝以前历史书籍当中关于“忍”的名言警句、名人逸事,以及民间谚语等等。《忍经》的出现意义重大,从《忍经》当中可以探寻中国忍文化的发展脉络。因为《忍经》的编排大体是按照朝代顺序,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各朝代“忍”的变迁。《忍经》是中国忍文化到一定阶段的总结,承前启后。虽然《忍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目前人们对《忍经》的研究少之又少,只有少数论文偶有提及,更不用说做全面地分析和探讨。本文主要围绕《忍经》展开,第一部分深入探讨《忍经》成书的原因以及为何至今“隐姓埋名”。其中,《忍经》出现在元代很关键,这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下知识分子的命运曲折,“忍”成为一时的选择。第二部分从《忍经》文本出发,分析其内容建构,大致从两个维度论述,一是官场维度,二是民间维度。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总结出《忍经》忍文... 

【文章来源】:江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忍经》的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二、中国忍文化的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三、《忍经》忍文化研究的意义、价值、构思和评判
第一章《忍经》成书缘由新论
    第一节 《忍经》成书原因初探
        一、历史文化角度的解析
        二、撰作者吴亮生平角度的解析
    第二节 《忍经》“隐姓埋名”的原因探论
        一、《忍经》作者本身之原因
        二、《忍经》撰作特点之原因
        三、学术价值观方面的原因
        四、《忍经》和《忍书》之关系
第二章《忍经》忍文化建构探论
    第一节 《忍经》忍文化建构剖析
        一、《忍经》忍文化建构的基本思想
        二、《忍经》忍文化建构的主次
    第二节 官场维度的“忍”之形态
        一、宰相之忍的解析
        二、同寅之忍的解析
        三、上下级之忍的解析
    第三节 民间维度的“忍”之形态
        一、邻里之忍的解析
        二、亲人之忍的解析
第三章《忍经》文本特征以及与《劝忍百箴》的关系考证
    第一节 《忍经》文本特征
        一、《忍经》按条目式结构编排
        二、《忍经》汇编的历史观点
        三、“忍”的多元解读
        四、辩证地阐释“忍”
    第二节 《忍经》与《劝忍百箴》的关系考证
第四章 《忍经》忍文化的反思与评判
    第一节《忍经》与中国忍文化关系略论
        一、“忍”字的语义分析和中国忍文化的定义
        二、《忍经》与中国忍文化的关系
    第二节《忍经》忍文化的哲学思考
        一、忍是矛盾的辩证体
        二、以忍为美德的价值观
        三、忍与“度”的考量
        四、忍与“贵柔”哲学
    第三节 中国忍文化反思与评判
        一、中国忍文化反思
        二、中国忍文化对国民性的影响评判
        三、中国忍文化的现代意义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儒家恕道的哲学限度[J]. 余治平.  广东社会科学. 2009(05)
[2]通过语义分析初探“忍”的心理学意涵[J]. 陈萍.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3]隐忍与进取:封建皇位继承难题及其当代启示[J]. 陈心权.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4]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特征透析[J]. 赵炎才.  南京社会科学. 2009(06)
[5]禅宗忍辱思想及其价值——从寒拾对话谈起[J]. 牟永生.  中华文化论坛. 2009(01)
[6]从“我慢”一词词义中看日本民族文化的多元性[J]. 何放.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7]试析元代文人叹世归隐的起因与表现——从元散曲中的叹世归隐题材谈起[J]. 景楠.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2)
[8]中国人隐忍性格对中国法治进程的影响[J]. 王苗军.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8(01)
[9]老子“不争”思想之辨析[J]. 董京泉.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10]从“忍者”现象看日本“忍”文化的独特性[J]. 周锋.  韶关学院学报. 2007(05)

硕士论文
[1]中国人尚忍心态的心理学研究[D]. 陈萍.南京师范大学 2006
[2]从《火影忍者》看日本卡通片对传统文化的结构和重组[D]. 段小聪.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6
[3]反叛的悲壮与隐忍的乐观[D]. 安宁.山东师范大学 2006
[4]台湾“戒急用忍”经贸政策论析[D]. 王树云.首都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493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1493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1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