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日常生活审美化:一个讨论——兼及当前文艺学的变革与出路

发布时间:2017-04-19 14:16

  本文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一个讨论——兼及当前文艺学的变革与出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作者单位】: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日常生活 审美化 文艺学 消费文化 传统知识分子 新型知识分子 审美文化 文化资本 消费主义 审美活动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陶东风:关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新媒介人阶层的兴起以及美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等问题,从西美尔、本雅明到博德里拉,西方理论界对这一话题的关注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在目前已经翻译成中文的西方著作中,费瑟斯通的《消费主义与后现代文化》(译林出版社2000年)与沃尔夫冈·韦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波;“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食利性与文艺学的反思[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现代传播;2005年01期

3 苏奎;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走向的讨论综述[J];文艺争鸣;2004年05期

4 陶东风 ,王瑾,和磊,喻书琴,陈晓华;日常生活审美化:一个讨论——兼及当前文艺学的变革与出路[J];文艺争鸣;2003年06期

5 黄紫红;;“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综述[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邢红静;;权力—知识——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再认识[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禹权恒;江桐;;从“日常生活审美化”看中国当代艺术民主化状况[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8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社会学的重建[J];文艺研究;2004年01期

9 赵勇;再谈“日常生活审美化”——对陶东风先生一文的简短回应[J];文艺争鸣;2004年06期

10 艾秀梅;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何以可能[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2 王旭晓;;现代消费审美化与美学在经济领域的作为[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毕哲全;;养生从日常生活中开始[A];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王艳;;作为艺术研究视角的日常生活——新生代美术中日常生活表现的拯救路径[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5 王晓东;;日常生活:西方生活世界理论研究的重要视点[A];中西视野下的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4年

6 雷跃捷;;中国内地媒介批评理论研究的嬗变轨迹[A];论传媒改革与发展——中国传媒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3年

7 刘万里;;论古文学研究中的审美化与科学化(纲要)[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黄京鸿;李辉;;审美化视点结构教学原理技术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熊家良;;日常生活的诗意呈现——阿毛的诗歌近作琐议[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苏和平;;电视使用和乡村日常生活——以箐口哈尼族村为例[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庆炳;“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N];中华读书报;2005年

2 陶东风;也谈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N];中华读书报;2005年

3 欧阳友权;我们去哪里触摸文艺学前沿?[N];文艺报;2005年

4 张玉能 张弓;当前文艺学的方法论思考[N];文艺报;2006年

5 邵宏;文艺学与比较文艺学[N];文艺报;2001年

6 王 沁;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研究[N];学习时报;2005年

7 胡经之;文艺学多些对话好[N];中华读书报;2002年

8 王卓斐;我国现阶段的网络文艺学研究[N];文艺报;2006年

9 姜文振;谁的“日常生活”?怎样的“审美化”?[N];文艺报;2004年

10 程正民;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的多种形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艳;“审美日常化”理论话语辨析[D];辽宁大学;2009年

2 帅倩;赫勒日常生活批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朱晨静;日常生活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4 马玲丽;走向日常生活的诗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荣清;批判与建构:日常生活领域的意识形态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陆敏;文艺学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分层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7 许大平;日常生活批判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3年

8 朴姿映;空间的建构与想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杨禾丰;圣约翰大学的校园生活及其变迁(1920-1937)[D];复旦大学;2008年

10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丽;日常生活审美化及相关文艺学问题[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郑美娟;生活的审美化与诗意向往[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3 赵丽萍;职业,人诗意的栖居地[D];山东大学;2005年

4 徐阳;多元价值交汇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定位[D];黑龙江大学;2005年

5 王润清;女性创业过程中的学习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章雯;城市社会结构变迁中的趣缘群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朱玉兰;日常生活的审美现代性救赎[D];西南大学;2008年

8 赵春雨;王安忆小说的人文关怀[D];吉林大学;2009年

9 王艳;日常生活的拯救与反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郝永萍;契诃夫的影响与巴金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D];青岛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一个讨论——兼及当前文艺学的变革与出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6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16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4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