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突破“作家障碍”的意义及其路径、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1 20:30
  突破"作家障碍"是创意写作教学的关键环节。对此,中国文学教育观念需要改革,借鉴已有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当下实情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学教育模式。"文类成规"对于突破"作家障碍"具有重要意义。作家的创作实践证明,先熟悉"文类成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改造,是切实可行的训练路径。就目前的中国写作教育而言,作为类型化写作的网络小说,是创意写作教学的最可行路径。 

【文章来源】: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0,36(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突破“作家障碍”与中国文学教育观念变迁
二、“文类成规”对于突破“作家障碍”的重要意义
三、从类型化写作的网络文学看突破“作家障碍”的路径、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类成规与中国当代类型小说创作[J]. 吴丹.  黄河文学. 2012(Z1)
[2]论小说成规[J]. 葛红兵.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3]创意写作:课程模式与训练方法[J]. 许道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4]中国创意写作学学科建构论纲[J]. 葛红兵,许道军.  探索与争鸣. 2011(06)
[5]《国文月刊》与西南联大文学教育[J]. 傅宇斌.  当代文坛. 2011(02)
[6]个性化和个人化(外一篇)[J]. 李伟明.  创作评谭. 2007(02)
[7]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基本特点[J]. 郭英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8]浅谈“模仿”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J]. 廖艳霞.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4(02)
[9]穆旦:由来与归宿——诗人逝世十年祭[J]. 王佐良.  外国文学. 1987(04)

博士论文
[1]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研究[D]. 秦军荣.武汉大学 2014
[2]中国文学教育历史轨迹及价值反思[D]. 秦春.苏州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网络文学类型化的生成机制研究[D]. 宁毅.广西师范大学 2018
[2]以模仿为起点培养学生写作的创新能力[D]. 查秀芬.华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10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210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4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