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两种表达方式 ——以蒋光慈和穆时英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05 20:44
本文主要以二十世纪30年代的上海都市创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当时具有突出代表性的穆时英与蒋光慈为重要参照作家,运用文本细读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两种不同的“现代性”表达方式进行了考察。全文分成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首先是重现二十世纪30年代的上海都市概况,分析海派文学生发的时空因素;其次对在此都会语境下衍生的“现代性”进行意义阐释,并厘清海派文学与之千丝万缕的关系;最后分别以左翼文学和新感觉派文学为代表阐明现代性在海派文学中的分野。第二部分:通过对穆时英和蒋光慈的底层小说文本进行分析,无论是对底层人物的书写,还是对暴力叙事的追求,都揭示了两者底层叙事现代性的不同追求。第三部分:通过对穆时英和蒋光慈的都市小说文本深入分析对比,两者在对都市文明的想像、对女性身体的解读、对男性形象的描摹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且共同构成了都市现代性不同的面孔。结语:对本文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并从文学发展的趋势中发现,革命现代性最终承担的是拯救都市现代性的角色。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海派文学生发的地域空间与时代背景
第一节 二十世纪 30 年代上海都市概况
1. 上海都市的全貌图景
2. 上海都市的文化品格
第二节 现代性都会语境下的海派文学
1. 现代性的意义阐释
2. 现代性与海派文学
第三节 现代性在海派文学表现中的分野
1. 都市现代性的发展趋势
2. 革命现代性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底层叙事中现代性的不同彰显
第一节 底层人物的书写
1. 无奈的底层挣扎群像
2. 狂热的工农大众集体
第二节 暴力叙事的追求
1. 反抗现实的无序
2. 追求革命的想象
第三节 创作风格的守变
1. 穆时英创作风格的转舵
2. 蒋光慈一如既往的扬帆
第三章 都市叙事中现代性的差异审视
第一节 对都市文明的不同建构
1. 颓靡情绪的渲染
2. 革命图景的呈现
第二节 对女性身体的迥异解读
1. 欲望的投射对象
2. 革命的复仇工具
第三节 对男性形象的差别描摹
1. 城市“丑角”形象
2. 城市男性革命人物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革命的现代“性”——1930年前后左翼文学理论中的爱欲主题[J]. 刘婉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2]性/政治的转换与张力——早期普罗小说中的“革命+恋爱”模式解析[J]. 贺桂梅.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6(05)
[3]“革命+恋爱”新探[J]. 王智慧.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4]革命理性话语中的女性身体——蒋光慈、丁玲、茅盾小说解读[J]. 戚学英. 中国文学研究. 2005(04)
[5]“革命的罗曼蒂克”:从情的飞扬到观念论的魔床[J]. 范伟. 中国文学研究. 2004(03)
[6]文学、革命与性[J]. 南帆. 文艺争鸣. 2000(05)
[7]暴力犯罪的法律规定及社会原因分析[J]. 林亚刚,刘辉.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1999(01)
[8]记忆与遗忘——对文学中的“暴力”的思索[J]. 罗岗,摩罗. 上海文学. 1995(09)
[9]穆时英新感觉小说叙述模式的创新[J]. 朱彤.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05)
[10]病态的都市人生——穆时英的新感觉派小说论[J]. 姚明强.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02)
硕士论文
[1]身体在现代文学中的呈现与展演[D]. 刘鹏.河南大学 2010
[2]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暴力描写现象透析[D]. 童明均.四川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12878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海派文学生发的地域空间与时代背景
第一节 二十世纪 30 年代上海都市概况
1. 上海都市的全貌图景
2. 上海都市的文化品格
第二节 现代性都会语境下的海派文学
1. 现代性的意义阐释
2. 现代性与海派文学
第三节 现代性在海派文学表现中的分野
1. 都市现代性的发展趋势
2. 革命现代性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底层叙事中现代性的不同彰显
第一节 底层人物的书写
1. 无奈的底层挣扎群像
2. 狂热的工农大众集体
第二节 暴力叙事的追求
1. 反抗现实的无序
2. 追求革命的想象
第三节 创作风格的守变
1. 穆时英创作风格的转舵
2. 蒋光慈一如既往的扬帆
第三章 都市叙事中现代性的差异审视
第一节 对都市文明的不同建构
1. 颓靡情绪的渲染
2. 革命图景的呈现
第二节 对女性身体的迥异解读
1. 欲望的投射对象
2. 革命的复仇工具
第三节 对男性形象的差别描摹
1. 城市“丑角”形象
2. 城市男性革命人物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革命的现代“性”——1930年前后左翼文学理论中的爱欲主题[J]. 刘婉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2]性/政治的转换与张力——早期普罗小说中的“革命+恋爱”模式解析[J]. 贺桂梅.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6(05)
[3]“革命+恋爱”新探[J]. 王智慧.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4]革命理性话语中的女性身体——蒋光慈、丁玲、茅盾小说解读[J]. 戚学英. 中国文学研究. 2005(04)
[5]“革命的罗曼蒂克”:从情的飞扬到观念论的魔床[J]. 范伟. 中国文学研究. 2004(03)
[6]文学、革命与性[J]. 南帆. 文艺争鸣. 2000(05)
[7]暴力犯罪的法律规定及社会原因分析[J]. 林亚刚,刘辉.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1999(01)
[8]记忆与遗忘——对文学中的“暴力”的思索[J]. 罗岗,摩罗. 上海文学. 1995(09)
[9]穆时英新感觉小说叙述模式的创新[J]. 朱彤.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05)
[10]病态的都市人生——穆时英的新感觉派小说论[J]. 姚明强.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02)
硕士论文
[1]身体在现代文学中的呈现与展演[D]. 刘鹏.河南大学 2010
[2]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暴力描写现象透析[D]. 童明均.四川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128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212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