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文学的审美特性
发布时间:2022-01-15 07: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介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对于媒介的依赖使得艺术与技术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纠缠,艺术与技术从古至今就没有完全脱节过。在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古希腊、我国古代等,甚至18世纪之前,技术与创作艺术时的技巧、技艺、工具等之间的概念与用途区分并不明确,也就是说,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并不排斥技术手段或技术性工具的运用。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媒体技术突飞猛进,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基础的新媒体,势如破竹地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所有的这一切形成了文学艺术生产的新环境,新媒体技术也作为文学生产的新生产力影响着文学艺术的方方面面。文学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样式——新媒体文学。新媒体文学是文学艺术与新媒体技术双向选择的产物。新媒体技术介入文学之后,隐匿其冰冷的外表,灵活地成为了文学艺术创作者手中生产“美”的得力“助手”,而文学艺术也借助于新媒体技术生成了新的审美特性。新的审美特性的生成使文学自身——不论是从其传播速度、创作群体、阅读群体,还是从其文本结构、语言、样式等——在某种程度上都有所发展。本论文共分为四章:首先,分析了何为新媒体文学。新媒体文学是新媒体技术介入文学生产之后生成...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概况
0.2 本论文研究的基本内容
0.3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0.4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1 新媒体:文学生产的新时代
1.1 新媒体
1.2 新媒体文学
1.2.1 新媒体技术介入文学生产
1.2.2 文学生产凭借新媒体
1.3 文学生产的新媒体技术审美的新语境
2 电子诗意性:文学生产与审美的技术整合
2.1 文学生产与审美
2.1.1 文学生产
2.1.2 审美
2.2 技术与文学
2.2.1 技术审美化
2.2.2 文学技术化
2.3 新媒体技术生成的诗化境界
2.3.1 数码叙事
2.3.2 虚拟满足
2.3.3 电子化的诗意境界
3 新媒体平台新媒体文学的审美特征
3.1 虚拟与符号表意:审美感知的又一个世界
3.2 “库”材料融合:审美愉悦的多重感受
3.3 主体间性:审美体验的自由对话
3.4 非线性结构:审美接受的个性化选择
3.5 数字化语言:审美情感的大众抒发
3.6 图像化文本:审美的视觉“狂欢”
4 新媒体文学的审美生成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4.1 对文学传播的推进
4.2 文学创作的民主化
4.3 对技术理性的人文精神阐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有限包容及其问题——“新世纪文学”视野中的“新媒体文学”[J]. 曾军. 文艺争鸣. 2011(03)
[2]文学批评的新境遇与新挑战[J]. 白烨. 文艺研究. 2009(08)
[3]“新媒体”概念辨析[J]. 匡文波. 国际新闻界. 2008(06)
[4]媒介数字化的审美体验转换[J]. 张晶,陈曼冬. 社会科学战线. 2008(03)
[5]新媒体“新”在何处?[J]. 胡泳. 21世纪商业评论. 2007(11)
[6]论科幻小说的概念[J]. 吴岩.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1)
[7]文化的转向:当代传媒与视觉文化 看的方式与视觉意识形态[J]. 周宪.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3)
[8]数字媒介与艺术[J]. 张耕云. 美术研究. 2001(01)
本文编号:3590143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概况
0.2 本论文研究的基本内容
0.3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0.4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1 新媒体:文学生产的新时代
1.1 新媒体
1.2 新媒体文学
1.2.1 新媒体技术介入文学生产
1.2.2 文学生产凭借新媒体
1.3 文学生产的新媒体技术审美的新语境
2 电子诗意性:文学生产与审美的技术整合
2.1 文学生产与审美
2.1.1 文学生产
2.1.2 审美
2.2 技术与文学
2.2.1 技术审美化
2.2.2 文学技术化
2.3 新媒体技术生成的诗化境界
2.3.1 数码叙事
2.3.2 虚拟满足
2.3.3 电子化的诗意境界
3 新媒体平台新媒体文学的审美特征
3.1 虚拟与符号表意:审美感知的又一个世界
3.2 “库”材料融合:审美愉悦的多重感受
3.3 主体间性:审美体验的自由对话
3.4 非线性结构:审美接受的个性化选择
3.5 数字化语言:审美情感的大众抒发
3.6 图像化文本:审美的视觉“狂欢”
4 新媒体文学的审美生成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4.1 对文学传播的推进
4.2 文学创作的民主化
4.3 对技术理性的人文精神阐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有限包容及其问题——“新世纪文学”视野中的“新媒体文学”[J]. 曾军. 文艺争鸣. 2011(03)
[2]文学批评的新境遇与新挑战[J]. 白烨. 文艺研究. 2009(08)
[3]“新媒体”概念辨析[J]. 匡文波. 国际新闻界. 2008(06)
[4]媒介数字化的审美体验转换[J]. 张晶,陈曼冬. 社会科学战线. 2008(03)
[5]新媒体“新”在何处?[J]. 胡泳. 21世纪商业评论. 2007(11)
[6]论科幻小说的概念[J]. 吴岩.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1)
[7]文化的转向:当代传媒与视觉文化 看的方式与视觉意识形态[J]. 周宪.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3)
[8]数字媒介与艺术[J]. 张耕云. 美术研究. 2001(01)
本文编号:35901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590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