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场的历史发生与文学现代性
本文关键词:文学场的历史发生与文学现代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如果从历史的维度来理解布迪厄的文学场理论,我们首先应该考虑布迪厄对文学场的历史发生的理论阐述。就法国文学史而言,这一过程经历了文学场获得自主性、出现双重结构以及生产符号财富三阶段。但文学场并非一个超稳定结构,它面临的内忧是,美学革命的体制化会耗尽它的话语资源;面临的外患是,文学场总是不能摆脱政治、经济资本的操控。但问题是,布迪厄对作为一种普遍性文学建构的文学场的描述是否准确?布迪厄把文学场理论限制在发达国家,那么,它超出欧美之外是否仍然存在一定的阐释效用?事实上,布迪厄本人并没有反思性思考他从属的第一世界的学术位置与他的学术观点之间的语境关联。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文学场 文学现代性 第三世界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如果从历史的维度来理解布迪厄(Pierre Bour- dier,1930一2002)的文学场理论,我们首先应该考 虑布迪厄对文学场的历史发生的理论阐述。就法国 文学史而言,这一过程经历了文学场获得自主性、出 现双重结构以及生产符号财富三阶段。但文学场并 非一个超稳定结构,它面临的内忧是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敏;;媚俗与抗争——九十年代文学的两个对抗性特征[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陆衡;;人民性 喜剧性 现代性——国统区讽刺诗歌得失谈[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陈文钢;;“任性”的叛逆与“坎普”的颠覆——论苏珊·桑塔格的“风格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黄静;穆时英现代都市小说的意象世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郭小文;;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J];书画世界;2010年06期
6 瞿华兵;;20世纪90年代乡村题材小说创作困境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文曼;;“为艺术而生活”——唯美主义的生活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8 安刚强;乡村“神话”与都市“传奇”:沈从文、张爱玲比较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金松林;;现代语境下的浪漫灵知——海子诗学探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雷胜学;;乌托邦的修辞幻象——格非小说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勇;;学者上电视与知识分子的缺席——以《百家讲坛》为例[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2 云国强;吕品;;从娱乐的文化起源、本质解析电视传播的娱乐功能[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黄顺铭;;“偷拍”与“疯狂”:一种病理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吴飞;;试论媒介与政治权力的共生关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5 叶慧珏;;新闻点评的异化:大众传媒和专家学者的相互介入及其方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江弱水;;胡适的语文观与三十年代的反拨[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姜宇辉;;“写作”之“欲”——萨特的“欲望”本体论及其与德勒兹的差异[A];“萨特与当代思想”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建永;;沈从文文学理论的审美现代性问题[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10 殷曼i_;;从艺术体制看艺术家的创造性[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吴先伍;现代性的追求与批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段吉方;意识形态与政治批评[D];浙江大学;2004年
9 魏天无;九十年代诗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晓生;“1917—1923”新诗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青;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风格及其操纵性[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静;提高电视节目文化品位的思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耿卫红;我国精英文化电视读书节目的现状及生存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璐;解读中国电视场域下的新型真人秀娱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蔡芝武;毕飞宇小说创作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刘永利;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向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陈琦;大众文化叙事下的媒介公信力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牛欣;新时期以来张爱玲形象的重构[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张同;从布迪厄的惯习、场域理论看网络论坛中网民话语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曼佳;我国大型电视活动产品的营销策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玮;厉益;;文化帝国主义是科学的概念吗?[J];文教资料;2011年24期
2 赵西芝;梁辉;;从主体性重新阐释后殖民主义理论[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7期
3 任翔;;中国侦探小说的发生及其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4 周仲谋;;“场域”理论视阈下的贾樟柯电影创作[J];文艺评论;2011年07期
5 万灵;;后殖民语境下的第三世界女性[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6 游晟;朱健平;;美国文学场中张爱玲《金锁记》的自我改写[J];中国翻译;2011年03期
7 Alexander C.Cook;林育川;邵小文;宋扬;;第三世界的“毛主义”[J];现代哲学;2011年03期
8 贾庆文;;成为失败者的六大好处[J];读者(原创版);2011年06期
9 贾庆文;;成为失败者的六大好处[J];视野;2011年15期
10 庞书纬;;以“中国”的方式想象中国[J];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浩;;梁启超的“新民”与文学现代性的缘起和谱系[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2 于
本文编号:370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70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