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引《诗》刍议
发布时间:2022-12-05 06:37
“半部《论语》治天下”,古往今来,无数的大学问家或详注或解说《论语》,然而其包孕以及衍生的文学、哲学、管理学甚至社会学知识仍然被人津津乐道。说不尽的《论语》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代名词。传承了先秦风雅的《诗》更是古典文学的一朵奇葩。本文以《论语》中引《诗》、论《诗》为契入点,集中研究孔子在《论语》中表现的《诗》学观,试图还原孔子眼中、心中的《诗》原貌。 本文共分为两章。 第一章首先说明孔子重视《诗》之原因,然后再量化梳理《论语》中的《诗》,并将其分成三类,对其详尽解析,包括原意和使用意义。从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诗》的外部社会功能和内部文体功能使孔子等人重《诗》、学《诗》、用《诗》,《诗》在春秋战国时期被人广泛地灵活用在日常生活中,增加其语言感染力和说服力。 区别于第一章,第二章是对孔子《诗》观的一个概括和总结。主要有两点。第一孔子把《诗》之内容总结为“思无邪”,包括备受争议的爱情诗与战争诗之“无邪”:第二孔子把《诗》之社会功能概括为“兴观群怨”,包括兴观群怨的起源、发展和作用,以及在《诗》中的反映。总之,孔子认为《诗》中所有篇章内容都发于内心,纯正无邪。而它们又都有...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
0.4 创新点
前言
1 《论语》引《诗》之概观
1.1 孔子重视《诗》之原因
1.1.1 孔子重《诗》之外部原因
1.1.2 孔子重《诗》之内部原因
1.2 孔子《论语》中《诗》之使用
1.2.1 保持原意的引用
1.2.2 运用比喻意之引用
1.2.3 颠覆原意之引用
2 《论语》中看孔子《诗》学观
2.1 “思无邪”说
2.1.1 爱情诗之“无邪”
2.1.2 战争诗之“无邪”
2.2 “兴观群怨”说
2.2.1 “兴”之基础性作用
2.2.2 “观”之客观性作用
2.2.3 “群”之沟通性作用
2.2.4 “怨”之疏导性作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孔子论诗[J]. 李春艳. 学理论. 2010(30)
[2]海外孔子诗学思想研究略览[J]. 任增强. 东方论坛. 2010(03)
[3]“兴、观、群、怨”说与《孔子诗论》[J]. 赵东栓. 齐鲁学刊. 2010(03)
[4]海外汉学界先秦儒家文学思想研究[J]. 任增强. 华夏文化. 2010(01)
[5]从兴、观、群、怨看《诗经》的用与美[J]. 王晗.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12)
[6]从“诗无邪”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J]. 汤浩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7]“诗可以群”的诗学理论与先秦时期的文学活动[J]. 武汉强.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07(02)
[8]试论孔子“《诗》可以群”的命题含义及文化意蕴[J]. 刘金荣.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6(11)
[9]《论语》“思无邪”与孔子的诗教思想[J]. 陈霞. 管子学刊. 2005(04)
[10]"诗可以怨"诗学思想的形成及演变[J]. 郭灵巧.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博士论文
[1]《诗经》战争诗研究[D]. 姜亚林.首都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孔子删《诗》研究[D]. 朱红.西北大学 2009
[2]“群”的思想与晚清文学的变革[D]. 胡碟.华中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709884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
0.4 创新点
前言
1 《论语》引《诗》之概观
1.1 孔子重视《诗》之原因
1.1.1 孔子重《诗》之外部原因
1.1.2 孔子重《诗》之内部原因
1.2 孔子《论语》中《诗》之使用
1.2.1 保持原意的引用
1.2.2 运用比喻意之引用
1.2.3 颠覆原意之引用
2 《论语》中看孔子《诗》学观
2.1 “思无邪”说
2.1.1 爱情诗之“无邪”
2.1.2 战争诗之“无邪”
2.2 “兴观群怨”说
2.2.1 “兴”之基础性作用
2.2.2 “观”之客观性作用
2.2.3 “群”之沟通性作用
2.2.4 “怨”之疏导性作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孔子论诗[J]. 李春艳. 学理论. 2010(30)
[2]海外孔子诗学思想研究略览[J]. 任增强. 东方论坛. 2010(03)
[3]“兴、观、群、怨”说与《孔子诗论》[J]. 赵东栓. 齐鲁学刊. 2010(03)
[4]海外汉学界先秦儒家文学思想研究[J]. 任增强. 华夏文化. 2010(01)
[5]从兴、观、群、怨看《诗经》的用与美[J]. 王晗.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12)
[6]从“诗无邪”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J]. 汤浩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7]“诗可以群”的诗学理论与先秦时期的文学活动[J]. 武汉强.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07(02)
[8]试论孔子“《诗》可以群”的命题含义及文化意蕴[J]. 刘金荣.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6(11)
[9]《论语》“思无邪”与孔子的诗教思想[J]. 陈霞. 管子学刊. 2005(04)
[10]"诗可以怨"诗学思想的形成及演变[J]. 郭灵巧.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博士论文
[1]《诗经》战争诗研究[D]. 姜亚林.首都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孔子删《诗》研究[D]. 朱红.西北大学 2009
[2]“群”的思想与晚清文学的变革[D]. 胡碟.华中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709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709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