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苏轼文人集团研究 ——以诗词书画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2-12-22 00:08
  苏轼文人集团形成于北宋古文运动的发展期,与宋学向文学领域的拓展同步。这一文人集团在学术、文学、文化上继承了范仲淹、欧阳修等人倡导的庆历新政和新文化运动,是庆历学术在北宋中后期的传承者。他们不同于关、陕、廉、洛的儒家正统学术,也不同于南方新经济影响下兴起的荆公新学。而是流淌着先秦士人与汉、魏、南朝文士血脉的一群新的文人士大夫。他们因为宋代的右文政策,在政治上有了相当的话语权;在学术上秉承士人的独立思考精神,以开放的姿态和博采的胸怀关注着社会民生,形成他们独立的学术;在文学上,他们继续推进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于古文的题材、体制、艺术表现诸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继欧阳修之后,进一步完善确立了与宋学“道统”并立的“文统”,从更高的层次上提升了文学的文化地位和社会价值。并使之成为宋学发展洪流中的一支汪洋巨川。 “以文为诗”在北宋的文化背景下,经欧阳修、苏轼文人集团诗文革新运动的推动,成为宋代文人诗歌创作的主导形式。并由此完成了自中唐韩愈以来的“诗格”之变,形成独具特色的“宋诗体”。“以文为诗”的新变与此时经学、词、书画等领域的变化异体同质,都是北宋思想文化革新的产物。随着社会政治的... 

【文章页数】:28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关于苏轼文人集团的界定
    二、 苏轼文人集团研究现状
    三、 选题意义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苏轼文人集团形成及其成员
    第一节 苏轼文人集团的生成背景
        一、 新朝立极与政治改革苏轼文人集团形成的时代
        二、 宋代士风与苏轼文人集团的文化人格的形成
        三、 前辈的文化征舆与文化使命的授受传承
    第二节 苏轼文人集团的成员
        一、 苏轼文人集团成员界定
        二、 苏轼文人集团成员
    第三节 苏轼文人集团的成员构成分析
        一、 苏轼文人集团成员的地域分布
        二、 苏轼文人集团成员的学术背景概观
第二章 苏轼文人集团的形成过程
    第一节 元祐以前蕴育发展时期
    第二节 元祐时期成熟鼎盛时期
    第三节 元祐以后衰落时期
第三章 苏轼文人集团的诗歌创作以以文为诗为中心
    第一节 北宋以文为诗与诗体之变
        一、 以文为诗概念的提出
        二、 以文为诗的内涵
    第二节 苏轼文人集团与元祐诗坛
        一、 元祐诗坛与元祐体
        二、 苏轼文人集团的以文为诗与元祐体的形成
        三、 唱和诗与以文为诗以苏轼文人集团武昌西山唱和诗为中心
    第三节 苏轼文人集团的咏物诗与以文为诗
        一、 苏轼文人集团的咏物诗
        二、 苏轼文人集团的咏石屏诗与以文为诗
第四章 苏轼文人集团的词创作以以诗为词为中心
    第一节 词的士大夫化与以诗为词
        一、 以诗为词是词士大夫化的路径选择
        二、 以诗为词的发展过程
        三、 苏轼文人集团以诗为词的内涵
    第二节 苏轼文人集团以诗为词与词坛的论争
        一、 以诗为词与词坛的雅俗之辨
        二、 以诗为词与词体之辨
    第三节 苏轼文人集团词人的创作与用调
        一、 苏轼文人集团词人构成了北宋词坛第二代创作群体的主干力量
        二、 苏轼文人集团词人的用调情况
    第四节 以诗为词在苏轼文人集团的创作中的表现
        一、 自述词、寓意词与以诗为词
        二、 苏轼文人集团唱和词与以诗为词
        三、 苏轼文人集团的词戏与以诗为词
第五章 苏轼文人集团的绘画创作与文学以以诗为画为中心
    第一节 从以文为诗到以诗为画北宋士人画体的形成
        一、 唐五代以来文人士大夫对书画的染指及其新变
        二、 北宋古文运动对诗文书画综合艺术观念的影响
        三、 欧苏文人集团诗文书画一体的文艺观念与士人画的特征
    第二节 士人画形成的画史和诗史背景
        一、 士人画形成的画史背景以绘画媒介屏风为中心
        二、 士人画形成的诗史背景以写望诗为中心
    第三节 苏轼文人集团画家群体的形成
        一、 士人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二、 苏轼文人集团画家群体成员
    第四节 苏轼文人集团题画诗与以诗为画
        一、 苏轼文人集团题画诗
        二、 苏轼文人集团的题画诗与诗画一律思想
    第五节 两宋题画词与诗词书画的结合
        一、 两宋题画词的数量统计
        二、 两宋题画词的题材
        三、 题画词与诗词书画综合艺术观念
    第六节 以诗为画对宋代画论的影响
        一、 以诗为画对《宣和画谱》的影响
        二、 以诗为画对邓椿《画继》的影响
第六章 苏轼文人集团在南宋、金的群体记忆
    第一节 南宋文人笔记中的苏轼文人集团记忆
        一、 陆游《老学庵笔记》中的苏轼文人集团记忆
        二、 洪迈《容斋随笔》与苏轼文人集团
    第二节 苏轼文人集团对金代文学的影响
        一、 苏学行于北
        二、 苏学北行的过程及其特征
        三、 苏学北行与金代词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诗愿下涪翁拜 亦作江西社里人——由《老学庵笔记》之诗话论陆游与江西诗派[J]. 阮怡.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12)
[2]论秦观词调选、用特点及其意义[J]. 曹辛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3]“岂以闾里,忠义则然”——论苏轼与范镇家族的四代交谊[J]. 喻世华.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4]诗中画 画中诗——宋代山水诗与山水画对三种不同意境风格的艺术共现[J]. 窦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5]北宋士人贬谪山水中的“集体记忆”——以苏轼及苏门诸子武昌“寒溪西山”唱和为例[J]. 程磊.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6]从古代屏风看唐代壁画中的山水[J]. 屈利军.  文博. 2011(03)
[7]宋代柳词论案的历史解读与文化透视[J]. 李昌集.  文学遗产. 2011(01)
[8]宋词的艺术媒介传播——以题画、题扇和题屏词为中心[J]. 谭新红,王兆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2)
[9]论风雅词人题画词的文化意蕴和艺术手法——以张炎、周密和王沂孙为中心[J]. 谭辉煌.  湖北社会科学. 2009(08)
[10]朝堂之外:北宋东京士人走访与雅集——以苏轼为中心[J]. 梁建国.  历史研究. 2009(02)

博士论文
[1]蜀党与北宋党争研究[D]. 李真真.山东大学 2010
[2]北宋蜀学与文人画意识的兴起[D]. 寿勤泽.浙江大学 2008
[3]诗学背景下词体特征的确立[D]. 高翀骅.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元祐文人的咏物诗研究[D]. 谢新香.暨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723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723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3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