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之间的徘徊:俞樾文学创作中两种现象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4-01-06 09:23
俞樾是同光年间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以“著述不倦”、“梯梁后学”闻名于世,有“门秀三千士,名高三百州”的美誉。而这样一位学者,在治学之余,却十分热衷于“词章”之学,以诙谐的笔调,通俗的语言,选取世俗题材创作了大量诗歌、笔记,甚至对小说、戏曲等通俗文艺投入了相当的精力,研究和创作成果亦颇为丰富。与此同时,俞樾身为经学家的自持限制了他趋俗的脚步,在他所创作的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样式中,雅化的倾向亦较为明显。这一“雅”与“俗”交融的文化现象反映出俞樾在文学创作中的矛盾心态,也可以映照出清末文坛新变的迹象,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第一章以俞樾的诗歌、笔记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考察诗歌、笔记这两种正统文学形式中的趋“俗”现象,包括其诗歌中蕴含的通俗化倾向及其成因以及俞樾笔记中表现出的对世俗文化、通俗文艺的强烈兴趣。 第二章以俞樾的文言小说以及通俗小说、戏曲、杂耍、灯谜、笑话等通俗文艺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处于边缘地位的文言小说中“雅”“俗”交融的现象以及通俗文艺创作中热衷考据、趋于文人化的尚“雅”精神,并对其缘由进行具体阐释和探讨。 第三章是总结章,对俞樾文学创作中的“雅”“俗”交融、碰撞的...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课题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二、 本课题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正统文学领域的趋“俗”现象
第一节 俞樾诗歌的谐趣化现象及其原因
一、 戏拟之笔与谐趣之意
二、 平和之心与浅近之说
第二节 学者笔记中的通俗化观照
一、 学人笔记中的“另类”
二、 闲适之心与开明之气
小结
第二章 “小道”文学领域中的崇“雅”现象
第一节 “小说”情怀与学者风范——俞樾的文言小说创作
一、 “销暇日”名义下的小说创作
二、 文言小说中的学者风范
第二节 “俗而不俗”与“以俗为雅”——俞樾的通俗文艺创作
一、 经学大师的“李金”之风
二、 “俗而能雅”的通俗文艺创作倾向
小结
第三章 徘徊在“雅”与“俗”之间
第一节 俞樾文学中“雅”“俗”共融的现象和原因
第二节 俞樾和袁枚、林纾文学创作的比较
一、 “兼济雅俗”与“以俗为乐”——俞樾和袁枚的文学创作比较
二、 “雅俗共赏”与“不旧不雅”——俞樾和林纾的小说创作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本人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获奖项一览表
本文编号:3877179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课题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二、 本课题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正统文学领域的趋“俗”现象
第一节 俞樾诗歌的谐趣化现象及其原因
一、 戏拟之笔与谐趣之意
二、 平和之心与浅近之说
第二节 学者笔记中的通俗化观照
一、 学人笔记中的“另类”
二、 闲适之心与开明之气
小结
第二章 “小道”文学领域中的崇“雅”现象
第一节 “小说”情怀与学者风范——俞樾的文言小说创作
一、 “销暇日”名义下的小说创作
二、 文言小说中的学者风范
第二节 “俗而不俗”与“以俗为雅”——俞樾的通俗文艺创作
一、 经学大师的“李金”之风
二、 “俗而能雅”的通俗文艺创作倾向
小结
第三章 徘徊在“雅”与“俗”之间
第一节 俞樾文学中“雅”“俗”共融的现象和原因
第二节 俞樾和袁枚、林纾文学创作的比较
一、 “兼济雅俗”与“以俗为乐”——俞樾和袁枚的文学创作比较
二、 “雅俗共赏”与“不旧不雅”——俞樾和林纾的小说创作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本人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获奖项一览表
本文编号:38771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877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