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原型理论视域下对艺术象征的解读
发布时间:2017-07-13 18:21
本文关键词:荣格原型理论视域下对艺术象征的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原型理论 艺术象征 自然原型 阿尼玛与阿尼姆斯
【摘要】:在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中,荣格占据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他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分析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很多重要的心理学观点。荣格的理论既是对弗洛伊德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同时又在此基础上作出了新的理论突破。对无意识所持的不同观点是荣格与弗洛伊德产生分歧的根源,荣格认为无意识不仅仅是被压抑的人的欲望,人的本能冲动的替代物,它还与文化相关,甚至是超越文化的,因此,他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成为原型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前提。集体无意识是世代遗传下来的种族记忆,是个人心灵深处的无意识。原型作为原始经验储藏库中的一个个种类,是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和承载方式,它能够被表征,通过原始意象在后天经验中显现出来。荣格的原型为包括集体无意识在内的人的非理性的世界争得了地位,把人的心理联成一个整体,赋予人心灵原初的完整性,深入到人的本能和先验的心灵结构,在传统哲学的基础上,更加丰富了对人的本质和人性的理解,展现了荣格“精神和心灵的伟大”。 荣格的文艺思想与他的心理学理论密不可分,在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艺术作品中表现原型的原始意象为无意识的存在提供了证明,另一方面,集体无意识的终极解释也挖掘出了艺术作品中象征的深层涵义。荣格充分运用了原型理论来分析和解释艺术作品中的原始意象的象征内涵,集体无意识理论也借荣格之手渗透到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者以及接受者等各个方面,,形成了系统的理论阐释体系。在当前的文学艺术发展条件下,我们仍需按照荣格的道路前行,用原型理论来重新解读作品,对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原型进行深入挖掘和探讨,从而引发对我们自身新的思考。创作带有原型的作品,运用原型理论来解读作品才能创造出永恒的价值,具有永久不衰的魅力。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荣格的原型理论并运用荣格的原型理论对经典作品中的艺术象征进行解读,寻找出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原型,对现代人的生活有所启发。 第一部分论述荣格原型的提出和来源、原型的类别和艺术象征的两个维度——潜藏在人类心中的集体无意识和与受众互动的动态形象,按照一定的逻辑,系统、全面地对原型进行分析并给出了作者自己的理解,为下文的艺术象征解读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二部分运用荣格的原型理论对经典作品进行解析,找出《西游记》中孙悟空和《青蛇》中小青的原型和艺术象征,通过对作品以及其中人物的原始意象的分析,唤醒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自然性,提示人们对生命本体应有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充分发掘自然性带有的活力、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第三部分从经典人物形象贾宝玉和程蝶衣入手,找出他们身上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从而对荣格原型理论中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两个原型做出新的解释,为当前的社会生活和艺术创作提出新的释义;最后,在论文的结尾部分,笔者通过前面的论述点明了原型对于文学艺术创作和批评具有重要意义,以及当下仍需创作带有原型的文学艺术作品,运用原型理论解读经典作品中的艺术象征。
【关键词】:原型理论 艺术象征 自然原型 阿尼玛与阿尼姆斯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0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文献综述9-12
- 序言12-13
- 第一章 荣格的原型理论及艺术象征的双重维度13-26
- 第一节 荣格的原型理论13-17
- 一、原型理论的提出和来源13-15
- 二、原型的类别15-17
- 第二节 荣格的象征理论17-18
- 第三节 艺术象征的双重维度18-26
- 一、作为潜藏在人类心中的集体无意识18-21
- (一)经典的艺术作品来源于原始意象19-20
- (二)激活原始意象的条件20-21
- 二、作为与受众互动的动态形象21-26
- (一)原型与受众互动的前提23-24
- (二)原型与受众互动的方式24-26
- 第二章 荣格原型理论对艺术象征的解读26-35
- 第一节 回归原始的人与自然的状态26-28
- 第二节 《西游记》中孙悟空自然性的解读28-31
- 第三节 电影《青蛇》中自然性原型的解读31-35
- 第三章 阿尼玛与阿尼姆斯原型35-45
- 第一节 《红楼梦》中贾宝玉阿尼玛原型解读38-42
- 第二节《霸王别姬》中程蝶衣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解读42-45
- 结语45-47
- 致谢47-48
- 参考文献48-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庆炳;原型经验与文学创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2 杨朴;“原型”的批评观和“原型”的文学史——评罗强烈新著《原型的意义群》[J];当代文坛;1992年01期
3 冯川;;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荣格心理学入门》)[J];读书;1987年04期
4 夏秀;;原型制约与文学创新[J];东岳论丛;2007年05期
5 涂元济;“兴”与原始思}璠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6 张中载;原型批评[J];外国文学;2003年01期
7 胡立新,李吉勇;荣格“集体无意识积淀内容”辨疑及启示[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苏丽华;论阿尼玛原型在贾宝玉身上的显现及其意义[J];零陵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9 叶舒宪;弗莱的文学人类学思想[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石钟扬;;传神文笔足千秋——读者视野中的中国小说经典魅力[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5379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537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