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文学与意识形态之关系——以1990年代学界就此问题展开的论争为参照
本文关键词:如何看待文学与意识形态之关系——以1990年代学界就此问题展开的论争为参照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 意识形态 意识形式 意识形态形式 审美反映
【摘要】:文章对1990年代国内文艺学界就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展开论争的几种代表性意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意识形式""意识形态形式"作为意识形态思想体系的补充性、修正性说明,用来定义文学并不合理。从马克思主义文论形态本身、历史沿革以及出于现实的考量,用"意识形态"定义文学都是一种必然。文学在反映社会存在方面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这种超越于意识形态的、能动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方式,可以"审美反映"命名。"意识形态"的文学观和"审美反映"的文学观两相结合,奠基并建构了新时期以来渐次形成的"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学观。
【作者单位】: 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 文学 意识形态 意识形式 意识形态形式 审美反映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期文艺理论建设与文艺批评研究”(12AZD012)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一)1987年7月11日,鲁枢元在《文艺报》上发表题为《大地与云霓》的文章提出:文学虽然是一种意识形态,但是由于文学更高地漂浮在人类社会生活之上,因此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摆脱经济基础、物质生产活动和政治活动的影响和束缚。这种摆脱为文学活动充分表现自身的“灵幻性、微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大仁;辩证理解意识形态与文艺问题[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2 肖君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文艺[J];理论与创作;1991年03期
3 李志宏;;文艺意识形态性与审美性——兼与陆梅林、彭立勋先生商榷[J];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03期
4 毛崇杰;也谈意识形态[J];文艺理论与批评;1988年06期
5 毛星;;意识形态[J];文学评论;1986年05期
6 潘必新;;意识形态与艺术的特征——兼与栾昌大、董学文同志商榷[J];文学评论;1990年06期
7 吴元迈;关于文艺的非意识形态化[J];文艺争鸣;1987年04期
8 栾昌大;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说辨析[J];文艺争鸣;1988年01期
9 栾昌大;正确对待关于意识形态的传统解说——与潘必新同志陆梅林先生商榷[J];文艺争鸣;1992年02期
10 李准;社会主义文艺研究的反思和辩难[J];文艺争鸣;198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淮南;;从“自律”、“他律”看“文学是意识形态”及其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刘建国;;文学审美意识的意识形态性探析[J];保山师专学报;2007年03期
3 梁胜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艺理论研究——新时期文艺理论研究的反思[J];甘肃高师学报;2009年01期
4 陈定家;略论意识形态与艺术生产[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5 董学文;李志宏;;文学是可以具有意识形态性的审美意识形式——兼析所谓“文艺学的第一原理”[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高文强;;从生成语境看“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合理限度[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周忠厚;关于审美意识形态的几点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陈定家;审美意识形态与文学交往精神——钱中文文艺理论思想蠡测[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王天保,曾耀农;新时期文论界对文学的意识形态性的反思[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赵镇疆;;文学的内构成:在文学与非文学之间[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谭好哲;;关于文艺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的几点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2 董学文;李志宏;;文学是可以具有意识形态性的审美意识形式——兼析所谓“文艺学的第一原理”[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3 陈定家;;从“生产论”视角看“审美意识形态”说[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4 刘建国;;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和审美意识形态辨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刘淮南;;文学是意识形态的问题[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6 李志宏;;新时期的文学意识形态问题研究[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7 周忠厚;;关于审美意识形态的几点思考[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张清民;;审美意识形态:历史贡献与理论局限[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志宏;新时期中国文学意识形态问题研究史论[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纯伟;新时期以来文艺意识形态问题的论争及启示[D];济南大学;2011年
2 盛百卉;审美意识形态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永新;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05年
4 张明洁;意识形态诗性化过程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欣;“解放知识”的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锦;破解文艺学的“斯芬克司之谜”[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7 郭富平;1990年代以来文学本质界说范式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8 胡丹;重审“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亓怀义;新时期文艺学文化转向下的文艺本质观[D];山东大学;2009年
10 杨娟;在探索中前进[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董学文;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形态论纲[J];文艺研究;1988年02期
2 陆梅林;何谓意识形态——艺术意识形态论一[J];文艺研究;1990年02期
3 陆梅林;切磋琢磨,深入开掘——艺术意识形态论外一篇[J];文艺研究;1991年03期
4 栾昌大;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说辨析[J];文艺争鸣;198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山\,
本文编号:538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538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