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荒野审美意识的逻辑发展

发布时间:2017-07-20 05:17

  本文关键词:荒野审美意识的逻辑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荒野审美意识 山水画 物感说 浪漫主义 肯定美学


【摘要】:荒野审美意识从自然审美意识中剥离出来并孕育成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人类对荒野的审美欣赏源于古代。中国古代山水诗和山水画的艺术实践活动,物感说和"江山之助"的理论总结,在自然审美中包含着荒野审美的丰富内容。西方工业革命带来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重要新变,就是自觉的同时伴有感伤和怀旧色彩的荒野审美意识开始萌生。19世纪浪漫主义文艺创作及其美学总结成为荒野审美意识的直接理论来源。20世纪的大地伦理学、非人类中心环境伦理学、肯定美学等,推动了荒野审美意识理论建构的逐步完善。荒野审美意识研究是推动中国当代美学向前发展的重要理论生长点,对于我们更为诗意地栖居于中华大地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关键词】荒野审美意识 山水画 物感说 浪漫主义 肯定美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域外文论本土化研究”(12&ZD166),首席专家:代迅
【分类号】:I01
【正文快照】: 以加拿大的卡尔松和美国的伯林特等人为主要代表的环境美学,自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学界诞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进入21世纪后,环境美学在我国迅速升温,成为热点问题。作为一个新兴的美学分支领域,环境美学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许多需要解答的理论问题。其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晓琴;郭辉;;《走进荒野》的荒野观解读[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21期

2 高宣扬;;卢梭:浪漫主义的先驱[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3 叶平;生态哲学视野下的荒野[J];哲学研究;2004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天水;;论冯梦龙的“情教”说[J];蒲松龄研究;2008年04期

2 高智;试论孟子的家庭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3 马予超,张家合;《文心雕龙·章句》的虚词观及其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4 裴新平,潘祥辉;今本《南齐书》几例点读问题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5 杨海帆;;宕昌的凤鸟信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6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7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8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李婷;;大学生理想人格与积极动控素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梦潇;;东汉“行春”考[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钱翠华;;知识产权民事审判权滥用的公平矫正——公正视野下法官品德对专利民事审判权的影响[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3 陈建农;;士族文化与六朝诗学的审美情趣[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则远;;略论“物感说”之“感”:文学创作的本源[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兰辉耀;;庄子技术观的伦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长虹;;神话与历史——唐代《八骏图》研究[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吴克明;;网络文化的政治哲学审视[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8 韦大文;;《黄帝内经》中“味”与气、阴阳、五行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周强;;刑事犯罪纪录与政府信息公开初探[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范道桂;;在传承与创新之间——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护根工程”[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U,

本文编号:5664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5664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5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