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为文学正名”的再出发——新时期“文学本体论”的讨论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7-07-30 07:07

  本文关键词:“为文学正名”的再出发——新时期“文学本体论”的讨论与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新时期文论 文学本体论 文学方法论 文学主体论 文学的性质


【摘要】:新时期曾出现"文学本体论"的发生和发展时期,对文学本体论的研究推动了文学性质的再认识。"文学本体论"强调形式本体论,超越了内容决定论,突出了形式对于内容的融合与超越;强调生命本体论,超越了人的工具论,文学作为生命的形式获得了认定;强调审美精神的本体论,超越了人的依附性,赋予文学以自由的本质,从而促进人的自由发展。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关键词】新时期文论 文学本体论 文学方法论 文学主体论 文学的性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期文艺理论建设与文艺批评研究”(12A2D012)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在新时期文论史上曾有一个文学本体论的发生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历经了1983年—1987年的源发期、1987年—1992年的批判期及1993年后的反思期。文学本体论的出现,是接着文学方法论与文学主体论往下说的,意在超越文学认识论而继续从审美视角认知文学性质。本文将对这一时期研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一川;本体反思与重建——人类学文艺学论纲[J];当代电影;1987年01期

2 张隆溪;;作品本体的崇拜——论英美新批评 现代西方文论略览[J];读书;1983年07期

3 范玉刚;;文学本体论思潮的反思及其可能的路径[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10期

4 李幼苏;论马克思主义的艺术本体论——兼评《当代美学核心:艺术本体论》[J];社会科学;1990年03期

5 杜书瀛,张婷婷;关于文学本体论的思考[J];江海学刊;2000年01期

6 刘大枫;生命本体论反思录[J];南开学报;1996年01期

7 陈传才;文艺本体论论纲[J];理论与创作;1990年01期

8 张玉能;艺术形式与艺术本体[J];江汉论坛;1987年04期

9 罗务恒;把握超越自我与回复本身的文学——本体论文学研究提纲[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10 陈剑晖;;关于文学本体论的哲学思考[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翠云;;从文学的政治性到文学的语言性——新时期文学批评去政治化策略之一[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李国;;1985:批评方法的更新和文学观念的嬗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7期

3 涂途;;蔡仪美学观的启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涂途;;丰富和发展唯物辩证法本体论——蔡仪美学观的启示[J];武陵学刊;2010年03期

5 蔺春华;;王蒙文论的时代特征及局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张炯;文学创作和研究的新格局——论近年我国文学发展态势[J];当代文坛;1989年01期

7 陈旭光,冯冀;读者阅读接受:阐释与探奥[J];当代文坛;1994年02期

8 朱首献;文艺活动论的当代意义[J];当代文坛;2003年03期

9 黄平;;“细读”、经典与人文精神——以陈思和学术思想为中心[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4期

10 苏宏斌;;何谓“本体”?——文学本体论研究中的概念辨析之一[J];东方丛刊;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平;;“文本”与“人”的歧途——“新批评”与八十年代“文学本体论”[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陈诚;;30年来文学本体论研究的进展与问题[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3 叶世祥;;审美主义的勃兴和式微:20世纪80年代以降文论话语的转型[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张惠;“理论旅行”——“新批评”的中国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源;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叶虎;20世纪后期中国文学思潮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孙德喜;20世纪后20年小说语言的文化透视[D];武汉大学;2002年

6 朱恒;现代汉语与现代汉诗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徐晋莉;现代性与中国二十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思潮[D];厦门大学;2007年

8 李贞;《儿女英雄传》的文学语言审美[D];厦门大学;2009年

9 俞敏华;形式的表象与深意[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代云红;中国文学人类学基本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佳;新时期以来文学审美论的嬗变及其反思[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伦建;语言的召唤—当代中国语言批评的特点与反思[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郑海婷;大形式:形式—手法—功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田莉;林兴宅象征论文艺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红林;表现主义诗学之文学本体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黄亚妮;回归自身与走向自觉的文学批评[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晓芳;八十年代审美文论批判[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张哲;英美“新批评”在中国[D];苏州大学;2007年

9 杨ma伟;关注艺术终极视域[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云峰;论潘军小说的个人化叙事[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周翰;新批评派的启示[J];国外文学;1981年01期

2 林兴宅;;关于文艺未来学的思考[J];文史哲;1985年06期

3 孙绍振;;形象的三维结构和作家的内在自由[J];文学评论;1985年04期

4 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J];文学评论;1985年06期

5 纪众;;小说创作中对人的发现和把握[J];文学评论;1988年01期

6 张德祥;;历史蜕变与近年小说中的精神现象[J];文学评论;1988年04期

7 王岳川;;当代美学核心:艺术本体论[J];文学评论;1989年05期

8 朱立元;当代文学、美学研究中对“本体论”的误释[J];文学评论;1996年06期

9 于,

本文编号:5929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5929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3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