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视角下《还乡》两中译本中人物对话翻译研究
本文关键词:顺应论视角下《还乡》两中译本中人物对话翻译研究
【摘要】:《还乡》于1878年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杰出的乡土文学家托马斯·哈代所作。自其问世后不久便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受欢迎的小说,并以其独特的荒原景色和精炼生动的语言而被称为哈代最赋盛名的“性格与环境”系列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于是国内外学者便对其出色的荒原景物描写以及精炼生动的语言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除此之外该小说还富含大量乡间生动活泼的口头对话贯穿于整个故事情节。并且,这些对话一方面能有效的塑造人物形象和突出人物个性,另一方面还对构建小说情节,激起读者兴趣和创造小说的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至今为止鲜有学者聚焦于其对话翻译。因此,要对《还乡》做翻译研究,那么对其中对话翻译的研究便不容忽视。 本文拟从维索尔伦的顺应论角度出发,对张谷若和孙予两个中译本中的对话翻译进行对比研究。维索尔伦的顺应论强调语言的使用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其中动态顺应是其理论核心,而翻译作为一个跨时间跨语言跨国度的交际活动,无不贯穿着语言、社会、文化等各因素,也是一个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本文选取《还乡》及张谷若(1958)和孙予(2006)两个中译本中的对话为研究语料,以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最能体现动态性的时间、交际语境和语言结构三方面对两中译本中的对话翻译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张译本和孙译本总体上都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忠实地翻译了原文,但前者为了追求用地道的译文译地道的原文的翻译思想,以归化为其总翻译策略,尤其体现在其意译、加注、替换、音译、转换、分译以及倒装这些翻译技巧的使用。后者为了更加全面的传播英语文化而偏向于原语出发者型,以异化为其总翻译策略,尤其体现在占总例句一半以上的主导翻译方法直译的使用。根据顺应论对两中译本的对比分析,张译本在大部分情况下顺应了原文的时间、交际语境和语言结构,然而却失去了其原文中的文化意象,并且其山东方言的大量使用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目标语读者。而孙译本除了时间的顺应其它大部分情况下都无法较好的顺应原文的交际语境和语言结构,但却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文的文化意象以及原语语言特点。 本论文由六部分构成。 第一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框架。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顺应理论研究综述,第二部分是小说对话研究综述,第三部分是《还乡》研究综述。 第三章介绍了本研究的语料收集、研究方法以及对话的特征和功能。 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主要对比分析在时间顺应、交际语境顺应和语言结构顺应上两中译本中对话翻译的不同。第一部分是对比分析原文本和两译本的不同产出时间及其反映在两译本中对话翻译上的不同;第二部分是从物理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两译本在交际语境顺应上对话翻译的不同。其中物理世界主要涉及两译本对话中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翻译的不同,社会世界主要侧重于两译本对话中文化,如习俗、宗教和习语及其它们的文化语境,以及社会语境,如上下文语境,这两个方面翻译的不同,心理世界主要关注的是两译本对话中对人物态度、性格和情绪翻译的不同;第三部分是从语音层面、词语层面和句子层面对比分析两译本在语言结构顺应上对话翻译的不同。其中语音层面主要探讨两译本中对话里的韵律和拟声的不用翻译,词语层面则突出四字格和叠词的不同翻译,句子层面处理的是长句,语序及排比上的不同翻译。 第五章总结了两译本在处理对话时采取的总翻译策略并阐述了其具体翻译方法的异同。 第六章探讨了本研究的发现以及启示和不足。 总之,本论文探讨了从顺应理论的角度如何分析并翻译英国乡土小说《还乡》中的对话,为以后的小说对话翻译提供研究方法。
【关键词】:顺应论 动态顺应 《还乡》 小说对话 翻译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bstract5-8
- 摘要8-12
- 1. Introduction12-14
- 1.1 Rational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2-13
- 1.2 Research Questions13
- 1.3 Outline of the Thesis13-14
- 2. Literature Review14-30
- 2.1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Adaptation Theory14-24
- 2.1.1 Three Properties of Language14-15
- 2.1.2 Four Angles of Pragmatic Investigation15-17
- 2.1.2.1 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ity15-16
- 2.1.2.2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16
- 2.1.2.3 Dynamics of Adaptability16-17
- 2.1.2.4 Salience of the Adaptability17
- 2.1.3 The Development of Adaptation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lation in Abroad17-21
- 2.1.4 Application of Adaptation Theory to Domestic Translation Research21-24
- 2.2 Literature Review on Novel Dialogue24-26
- 2.3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and Its Chinese Versions26-30
- 3. Research Data and Methodology30-38
- 3.1 An Introduction to Research Data30-34
- 3.1.1 On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30-32
- 3.1.1.1 About the Author30-31
- 3.1.1.2 About the Novel31-32
- 3.1.2 On Two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The Native of the Return32-34
- 3.1.2.1 Zhang Guruo's Version32-33
- 3.1.2.2 Sun Yu's Version33-34
- 3.2 Dialogues in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34-36
- 3.2.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alogue34-35
- 3.2.2 The Functions of Dialogue35-36
- 3.3 Data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36
- 3.4 Research Methodology36-38
- 4.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Dynamic Adaptation of Dialogue Translation in Two ChineseVersions of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38-68
- 4.1 Dynamics of Adaptability of Temporal Dimension in Translations38-42
- 4.1.1 Different Producing Time of The Source Text and Its Translations38-40
- 4.1.2 Time Factor Reflected In the Two Versions40-42
- 4.2 Dynamics of Adaptability of Context in Translations42-58
- 4.2.1 Adaptation to Physical World42-44
- 4.2.2 Adaptation to Social World44-54
- 4.2.2.1 Cultural Context44-50
- 4.2.2.2 Social Settings and Institutions50-54
- 4.2.3 Adaptation to Mental World54-58
- 4.3 Dynamics of Adaptation of Linguistic Structure in Translations58-68
- 4.3.1 Adaptation at Phonological Level58-60
- 4.3.2 Adaptation at Lexical Level60-64
- 4.3.3 Adaptation at Syntactic Level64-68
- 5. An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Strategies i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68-79
- 5.1 An Analysis of Main Translation Methods adopted by Zhang Guruo and Sun Yu68-76
- 5.1.1 Zhang Guruo's Main Translation Methods68-73
- 5.1.2 Sun Yu's Main Translation Methods73-76
- 5.2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Zhang Guruo's and Sun Yu's Translation Methods76-77
- 5.3 Summary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77-79
- 6. Conclusion79-82
- 6.1 Major Findings and Significance of Present Study79-80
- 6.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80-82
- Bibliography82-8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8-89
- Acknowledgement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冬琳;;空间焦虑下的艰难逃离——析《还乡》中游苔莎的反叛命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李迎亚;;性别批评视阈下的《还乡》[J];文学教育(下);2013年07期
3 曹炜;《还乡》人物谈[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4 黄启贵;;试论《还乡》的悲剧特点[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5 卫连才;《还乡》思想倾向浅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6 蔡耀坤;淡朴自然 圆活晓畅——读张谷若先生译《还乡》[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7 吴为娜;;论《还乡》中民俗因素的地位和作用[J];作家;2009年08期
8 张文奕;浅谈《还乡》中的黑色与死亡意境[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9 刘雪琪;;男性霸权话语下勇敢而无助的女性——《还乡》中的游苔莎形象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5期
10 蓝云春;;《还乡》女主角游苔莎形象解读[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凡;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还乡》中游苔莎的悲剧[D];辽宁大学;2011年
2 刘星娟;《还乡》中尤苔莎悲剧命运的生态批评解读[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郭亚玲;《还乡》所用典故的艺术效果[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孙怡;哈代《还乡》和《德伯家的苔丝》景物描写中的反讽[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5 李恩宁;论《还乡》中主要人物克林和游苔莎的存在主义特征[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莉;哈代《还乡》中乡村的自我维持[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余青;顺应论视角下《还乡》两中译本中人物对话翻译研究[D];湖北大学;2014年
8 汪嵘;自然之悲剧——论《还乡》中的自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卓芹;托马斯·哈代《还乡》女主角游苔莎悲剧命运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缘梅;生态批评视野下的《远离尘嚣》和《还乡》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00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600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