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尼的布鲁斯曲》翻译实践报告
本文关键词:《桑尼的布鲁斯曲》翻译实践报告
更多相关文章: 桑尼的布鲁斯曲 功能对等理论 语义对等 风格对等 文化传递
【摘要】:本翻译实践报告以译者翻译的《桑尼的布鲁斯曲》为基础,是对此次翻译任务的过程和完成情况所做的一个介绍、研究和总结。 《桑尼的布鲁斯曲》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非裔作家之一——詹姆斯·鲍德温的短篇小说。该小说给我们讲述了一对非裔兄弟由于思想观念的不同导致长期分歧、互相不理解、以致决裂但最终音乐让他们互相理解、重新融合的故事。 报告主要由引言、研究背景、翻译难点与翻译方法、实践总结四个部分组成。引言,包括项目的意义、来源以及报告结构。该部分是对论文整体性概括。鉴于国内翻译现状,通过查找网络等工具,并未找到该作品的汉译本。译者选择这篇短篇小说进行翻译,希望能借助自己的微薄之力让人们了解到更好的外国作品,为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第二部分,介绍了项目研究背景,包括作者介绍、理论框架介绍、原文主要内容。人们可以对小说作者以及小说内容有了更好的认识,接着介绍了翻译过程中所运用的相关的翻译理论,即功能对能理论,奈达的功能对等主要探讨原语转化为译入语的过程中在效果上的对等。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是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这是整个翻译项目所运用的主要理论。第三部分是小说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如选词抽象,很多生僻词汇,译者通过对等理论中的形式对等理论,,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词汇,表达原作者真实情感进行对等翻译。在描写事件时,刻画细致而精确,中间穿插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译者在风格对等指导下,了解原文意境,从而进行对等翻译。另外对于宗教文化方面,译者采用增译加注的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原文文化。这部分是本翻译项目的主体部分。最后总结在翻译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教训并指出仍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翻译既要忠实于英文小说,又要保持其风格,译者就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
【关键词】:桑尼的布鲁斯曲 功能对等理论 语义对等 风格对等 文化传递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5
- ABSTRACT5-7
- 摘要7-8
- 目录8-9
- 第一部分 英语原文和汉语译文9-65
- 1.1 英语原文9-38
- 1.2 汉语译文38-65
- 第二部分 翻译实践报告65-72
- 2.1 引言65-66
- 2.1.1 翻译项目来源65
- 2.1.2 翻译项目意义65
- 2.1.3 报告结构65-66
- 2.2 研究背景66-67
- 2.2.1 理论框架66
- 2.2.2 关于原文66-67
- 2.3 翻译难点与翻译方法67-71
- 2.3.1 翻译难点67-68
- 2.3.2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68-71
- 2.4 总结71-72
- 2.4.1 翻译项目中获得的经验教训71
- 2.4.2 尚待解决的问题71-72
- 参考文献72-7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丽娜;从语用前提对称看等值翻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郑鸿芹;;翻译原则、策略、方法与技巧的概念范畴及其关联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程永生;描写与交际——我国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两大主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朱义华;;论民俗表演艺术样式的译介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杨鹏飞;词汇的民族色彩与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6 栾晓虹;文化词语及其翻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7 黄先进;深刻领会《基本要求》,扎实提高英语应用能力[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8 徐建龙;翻译中的意义选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9 陈书菁;浅析英汉否定结构的差异及其翻译[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10 郑玲;从目的论看汉英翻译中的文化传输——兼评《京华烟云》中的翻译策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蓉;;从顺应论看中国宋词《虞美人》译文比较[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崔长青;;翻译教材的描写性探因[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丹丹;;Translation of Idioms in Chinese Literature[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4 李群;;从文学翻译的层次说解读《天演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5 李爱华;章宜华;;翻译视角的内向型英汉学习词典研究——基于“使用者论”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思考[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6 吴玲娟;;《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成语翻译评论[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维波;;“少数民族”一词英译探讨[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赵杰;郭九林;;从认知角度谈文化负载词在翻译中的功能对等[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杨戈;任志起;;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的缺失与及改进[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陆刚;;等效理论张力下的翻译认同[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高乾;本雅明寓言式翻译思想[D];南开大学;2010年
6 朱琳;译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7 肖曼琼;翻译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雪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原理与形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小玲;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隋红升;身份的危机与建构[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娟娟;浅谈联合国文件中英语长句的翻译[D];重庆大学;2014年
2 庞蜜;图里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的说明文翻译[D];重庆大学;2014年
3 刘胜;2012年美国总统竞选辩论口译实践报告[D];聊城大学;2014年
4 谢官飞;《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宪法》的翻译实践报告[D];聊城大学;2014年
5 吴春艳;奥巴马复旦大学演讲模拟交传实践报告[D];聊城大学;2014年
6 陈智博;地方政府商务会谈交替传译技巧[D];聊城大学;2014年
7 袁方;访谈节目交替传译的模拟实践报告[D];聊城大学;2014年
8 杨莉;涉华新闻翻译中的操控现象分析[D];西安工程大学;2012年
9 热娜古力·木哈热木;《中亚地区女性问题研究汇总》翻译实践报告[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10 刘一帆;目的论视角下《红高粱》英译本的三美体现[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145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614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