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审美性”——新媒体艺术审美认知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亚审美性”——新媒体艺术审美认知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媒体艺术 审美性 审美因素 叠加性 认知特征 艺术作品 视觉感知 身体感 审美活动 非功利性
【摘要】:正在传统艺术研究中,审美性因素与非审美性因素常常是相互对立的;审美性的提高意味着非审美性的降低。而新媒体艺术的审美带有强烈的"具身性"特征,可以包括一些非审美因素。具身性的非审美因素被囊括进审美场域之后,就具有了"亚审美性"的特征;可以加深审美的认知体验效果,强化审美过程中的快感信息,对美感的生成产生叠加性作用。亚审美性因素往往借助于智能化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吉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审美性;审美因素;叠加性;认知特征;艺术作品;视觉感知;身体感;审美活动;非功利性;
【基金】:2012年度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B71) 2013年度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内青年基金(13QN003)成果
【分类号】:J01
【正文快照】: 在传统艺术研究中,审美性因素与非审美性因素常常是相互对立的;审美性的提高意味着非审美性的降低。而新媒体艺术的审美带有强烈的“具身性”特征,可以包括一些非审美因素。具身性的非审美因素被囊括进审美场域之后,就具有了“亚审美性”的特征;可以加深审美的认知体验效果,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志宏;中国当代美学三大基本问题研究辨正[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1期
2 盛晓明;李恒威;;情境认知[J];科学学研究;2007年05期
3 李志宏;;深层审美机制的科学阐释与审美机器人设想[J];华夏文化论坛;2008年00期
4 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5期
5 李志宏;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审美认知的决定作用[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叶浩生;;“具身”涵义的理论辨析[J];心理学报;2014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朝霞;;新媒体舞蹈艺术源流与特质探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李林容;;数字化期刊的媒介融合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0年11期
3 柏松;马玉荣;;英国BBC的“创新”、“纳新”及其启示意义[J];传媒观察;2012年06期
4 王仲贻;;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模式探索[J];大家;2012年08期
5 陈尚坤;蔡艺生;;论和谐侦查之法律话语[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刘博雅;;天使还是魔鬼[J];当代艺术;2010年02期
7 刘介民;;科技与性别:哈拉维赛博理论与女性主义[J];东方丛刊;2009年04期
8 孙平;;浅析媒介融合背景下手机出版的发展[J];现代出版;2011年06期
9 杨金花;;新媒体的后样态艺术特征——从日常生活现象看新媒体后样态艺术特征[J];电影评介;2008年02期
10 刘介民;;西方后现代人文思潮征候群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琳;;网络政治学视域下虚拟社会管理实践机制探索[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淮南;;哲学思辨与科学探微——否定主义美学与认知科学美学之比较[A];东方丛刊(2005年第1辑 总第五十一辑)[C];2005年
3 韩广清;;数码艺术设计与传统艺术[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3[C];2014年
4 夏临;;手机媒介对人的异化现象浅探[A];媒介秩序与媒介文明研讨会暨第二届新闻传播伦理与法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达;多样性与有限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小涵;认知系统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夏德元;电子媒介人的崛起[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李三强;“变相”之美[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东阳;中国审美意识之心理考古[D];吉林大学;2012年
6 冯务中;网络环境下虚拟与现实关系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7 胡小安;虚拟技术若干哲学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8 刘燕;后现代语境下的认同建构[D];浙江大学;2007年
9 吴彩强;从表征到行动[D];浙江大学;2007年
10 范龙;媒介的直观[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伍振;突发性灾难事件下的科学传播机制探讨[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张维娣;虚拟现实的媒介表达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4 吴明蔚;“山寨”文化的传播学解读[D];吉林大学;2011年
5 成茵;第二代认知科学与心理学的具身转向[D];吉林大学;2011年
6 汪世晓;平面设计软件在陶瓷花纸创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7 潘梅;大学生网络观现状调查及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刘阳达;语言理解中温度与情绪的心理表征[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唐启良;虚拟实践的哲学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10 王培敏;康德“实用人类学”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崔倩;叶浩生;;触觉经验对性别分类的影响:具身的视角[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2 李恒威;盛晓明;;认知的具身化[J];科学学研究;2006年02期
3 李其维;;“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J];心理学报;2008年12期
4 叶浩生;;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J];心理学报;2011年05期
5 孟伟;;如何理解涉身认知?[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12期
6 费多益;;认知研究的现象学趋向[J];哲学动态;2007年06期
7 殷融;苏得权;叶浩生;;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晔;;新媒体艺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王振兴;;新媒体艺术的特征和本质[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方兴;郑杨硕;;新媒体艺术的现状与未来探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年03期
4 刘筱;;何为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何为?[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谢卉;;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品格探议[J];装饰;2006年08期
6 闻婧;张乃中;;浅谈新媒体艺术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J];电影评介;2007年12期
7 徐静;傅畅;;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带来的美学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7期
8 姜积会;;浅谈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J];美术大观;2007年12期
9 胡明;;浅谈新媒体艺术的特征[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23期
10 苌苌;;走向“合成时代”的国际新媒体艺术[J];艺术.生活;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红梅;;新媒体艺术的空间叙事[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2 鲁晓波;;信息环境中的新媒体艺术基础理论与发展[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侯利霞;;解读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诠释[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4 李鹏;;试析艺术与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3[C];2014年
5 黄泽蓉;;浅析项目教学法在新媒体艺术教学中的应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6 单鹏;;媒介环境学视角下的新媒体艺术传播[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朱印海;高增平;;论新媒体艺术传播中文本与视像互动迁移中的审美思维方式[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胡勇;沈旭昆;;真实感材质建模技术与新媒体艺术[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薇;如何让新媒体艺术葆有健康的生命[N];中国艺术报;2007年
2 本刊实习生 李志勇;新媒体艺术:收藏视野中的新势力[N];中国艺术报;2007年
3 杨琳;已有藏家开始新媒体艺术收藏[N];上海证券报;2007年
4 本版编辑 孙国胜 马学东 禾田 潘瑶;新媒体艺术或成拍卖市场新板块[N];上海证券报;2008年
5 周舒;新媒体艺术大展:在艺术与科幻之间[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6 苌苌;看“合成时代”的艺术[N];大连日报;2008年
7 谢书波 侯丽;中澳新媒体艺术展:数字技术与艺术的对话[N];中国文化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张亚萌;新媒体艺术:关注生态的参与意识[N];中国艺术报;2011年
9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顾群业;新媒体艺术如何延伸?[N];中国文化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明慧;新媒体艺术:饕餮大餐还是“夹生饭”[N];中国改革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丽姿;新媒体艺术鉴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玲玲;新媒体艺术创作中的“身体性”介入[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微;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新媒体艺术论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畅;试论:新媒体艺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与渗透[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谢卉;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逻辑探察[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陈瑜;中国新媒体艺术刍议[D];厦门大学;2006年
7 向玲玲;新媒体艺术的美学语言[D];厦门大学;2006年
8 王萱;科学与艺术的交融[D];河南大学;2008年
9 王夏蓉;新媒体艺术的现状与思考[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郭优;新媒体艺术审美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178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617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