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符号学视野下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文革美术符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7 06:26

  本文关键词:符号学视野下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文革美术符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当代艺术 文革美术符号 能指/所指 初级意指系统/次级意指系统


【摘要】:在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呈现出新的发展空间。以“文革美术符号”为元素进行创作,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独特现象。从符号学理论看,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文革美术符号”,其能指和所指的关系不再一一对应,而呈现出新的意指内涵。本文对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文革美术符号”现象进行探究,围绕“文革美术”到“文革美术符号”的创作演变,以符号学理论为方法,力图从能指和所指关系入手,解析“文革美术符号”在不同语境下能指变化,所指被遮蔽、转化、生成、解构和建构等关系变化,阐释其原有符号关系被颠覆,新的符号内涵在生成的理论特征。 本文依据巴特的“二级符号系统”(即符号学理论)进行探究。巴特认为,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就是符号,这是初级符号系统;初级符号系统同时作为第二级符号系统的能指,与新的所指结合,产生次级符号意指,即“二级符号系统”。巴特符号学理论为本文“文革美术符号”研究的理论基础。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取决于符号所处的语境。在不同语境中,,因对能指的偏重而导致能指从符号整体中滑落出来,与新的所指结合。巴特认为,每一个能指都有被所指代替的可能,而与能指相对应的也不再是固定的所指,而是很多能指,构成能指群。即能指在指涉所指过程中,还未到达所指的位置就转向了别处的能指。 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符号学理论的梳理。对符号学理论发展中的索绪尔符号二元论、皮尔士符号三分法、罗兰·巴特的“二级符号系统”等理论进行梳理,以期为当代艺术中“文革美术符号”现象提供符号学之理论依据。第二章对中国当代艺术进行界定,以巴特的“二级符号系统”对“文革美术符号”进行理论与创作现象分析。此章为本文的重点。第三章以时间为线索,分别对“文革美术图式”、“文革美术图式解构”、“文革美术符号建构”的时代背景和创作特征进行阐述,探讨能指和所指从最初的初级意指关系到次级意指关系的变化和发展。着重分析中国当代艺术对文革图像挪用背后的利益关系,“能指游戏”对“文革美术符号”的语意重构和再解释。表述当代是一个“符号制造术”的社会,符号已融合成为社会的一部分,从某种程度主宰着社会的观点。结语部分是对本文核心问题的理论反思和总结。
【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 文革美术符号 能指/所指 初级意指系统/次级意指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120.9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导论9-11
  • 第一章 符号学理论梳理11-22
  • 第一节 符号学概述11-16
  • 一 符号与符号学11-12
  • 二 符号学理论发展12-16
  • 第二节 罗兰·巴特的“二级符号系统”16-22
  • 一 能指与所指16-18
  • 二 “能指群”——文本是一场“能指游戏”18-20
  • 三 “文本阅读理论”20-22
  • 第二章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文革美术符号”22-37
  • 第一节 中国当代艺术界定22-24
  • 第二节 作为“二级符号系统”的“文革美术符号”24-37
  • 一 “文革美术符号”的当代理论特质24-28
  • 二 “文革美术符号”创作现象解析28-37
  • 第三章 “文革美术”到“文革美术符号”的发展演变37-59
  • 第一节 十年动乱中的“文革美术图式”37-43
  • 一 作为政治工具的文革美术37-40
  • 二 “文革美术图式”的符号特征40-43
  • 第二节 新时期对“文革美术图式”的解构43-51
  • 一 文革图式的解体与新时期美术的发展43-47
  • 二 八五新潮美术运动的激昂与虚妄47-49
  • 三 现代艺术的形象再造与符号意义49-51
  • 第三节 当代艺术中“文革美术符号”的华丽身影及其语意重构51-59
  • 一 当代艺术多元共生中的“文革美术符号”创作背景51-56
  • 二 艺术场域中“文革美术符号”能指的滑落56-59
  • 结语59-60
  • 注释60-63
  • 参考文献63-6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66-67
  • 致谢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倍雷;;比较视域下的中国当代艺术[J];大连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余丹;;论“中国当代艺术F4”作品中的后现代因素[J];电影评介;2011年01期

3 丁方;;“红色·旅”箴言[J];当代艺术与投资;2007年08期

4 杨大春;解构的踪迹:法国后结构主义概论[J];教学与研究;1999年05期

5 栗宪庭;关于“星星”美展[J];美术;1980年03期

6 孔新苗;;漂移的“当代艺术”[J];美术观察;2007年12期

7 李倍雷;;中国当代艺术图像的所指[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年05期

8 花佳艺;;文革美术及文革美术符号[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12期

9 谭德生;;所指/能指的符号学批判:从索绪尔到解构主义[J];社会科学家;2011年09期

10 米克·巴尔;常宁生;;观看符号/解读绘画——运用符号学理解视觉艺术[J];世界美术;2007年01期



本文编号:7448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7448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0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