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对峙与共生融合——数字时代的艺术与技术关系
本文关键词:二元对峙与共生融合——数字时代的艺术与技术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数字时代 艺术与技术关系 二元对峙 共生融合 契机
【摘要】:数字时代的技术发展不仅带来了生活的高效与便捷,而且引发了艺术的激变与震荡,我们应辩证地看待艺术与技术关系在当代的意义。当前,艺术与技术之间存在技术"褫夺"艺术、艺术"统驭"技术、艺术"融合"技术的复杂关系。这种既对峙又融合的关系受二者自身内在本质、价值目标、功能特征等方面的深刻影响。与技术结盟既是当代艺术发展的危机,也是当代艺术发展的契机,需要不断反思才能找寻当代艺术的"超越之路"。
【作者单位】: 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数字时代 艺术与技术关系 二元对峙 共生融合 契机
【基金】:井冈山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网络时代对文学生存的挑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JR0905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0-05
【正文快照】: “数字化生存”时代的到来使得技术以一种超乎想象的“魔力”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艺术等层面深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技术不仅带来了生活的高效与便捷,而且引发了艺术的激变与震荡,它凭借自身优势所树立的霸权深刻地影响着艺术。一方面,艺术从未离我们这样“近”:依靠技术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欧阳友权;;网络审美资源的技术美学批判[J];文学评论;2008年02期
2 毛崇杰;科技腾飞与艺术终结——关于高新科技与艺术的几个问题[J];文艺研究;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学文,金永兵;文学理论科学性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杨方芳;;以中国山水画为视点看哲学对艺术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6期
3 刘兴本;素质教育观念下的美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4 邵金峰;;网络与文学的自由[J];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司思;;东西方绘画传统对当代油画创作的一点启示[J];大舞台;2011年08期
6 郎济明;;艺术情感论[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9期
7 郑英;;怪诞艺术与现代绘画艺术[J];大众文艺;2011年21期
8 欧阳友权;;数字媒介文学转型及其学术理路[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林建煌;当代文论建构与古代文论定位[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张丹;;试论中国现代艺术舞蹈的发展路向[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覃晴;陈建新;;浅谈女性意识对传统科学观念的影响和作用[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谢青;;对现代包装设计发展方向的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崔鸿源;;谈钢琴演奏力中的生命动力智慧[A];第四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永昌;重塑魅力故乡[D];上海大学;2011年
3 陈剑;丰子恺艺术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王伟;论武术休闲及其市场拓展[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5 杨拓;电子媒介文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飞飞;基于地方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毓红;历时与共时:《文心雕龙》与《诗学》体裁理论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8 张震;理解的真理及其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米彦青;清代李商隐诗歌接受史稿[D];苏州大学;2006年
10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玲;从中西文学与音乐的关系看文学与音乐欣赏中的互相渗透[D];大连外国语学院;2010年
2 赵克;流—涌动“关系”态势中的现代陶艺[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3 经承凤;电影审美欣赏对中职学生自我接纳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赵靖;文学插图的创作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江丹;西方艺术哲学的发展及其前景展望[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仁秀;八大山人花鸟画的特殊表现及成因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
7 姜桂云;15-16世纪阿尔卑斯山南北绘画比较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罗鹏程;网络美育及其实施路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段量斌;中国当代雕塑创作的审美取向[D];郑州大学;2011年
10 左爱芹;从再现的视角看艺术世界的相似问题[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宪;符号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视觉转向”[J];文艺研究;2001年03期
2 张皓;技术之网的反生态倾向与文艺的生态危机[J];文艺研究;2002年01期
3 毛崇杰;科技腾飞与艺术终结——关于高新科技与艺术的几个问题[J];文艺研究;2002年01期
4 欧阳友权;;数字媒介与中国文学的转型[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5 翟振明;虚拟实在与自然实在的本体论对等性[J];哲学研究;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亦艺;;数字化时代的艺术[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09期
,本文编号:861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861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