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译学视角下的《红楼梦》库恩译本
本文关键词:描写译学视角下的《红楼梦》库恩译本
【摘要】:二十世纪初,德国著名汉学家和中国文学翻译家弗朗茨·库恩将一大批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作品翻译为德语。他一生中共翻译了46部中国小说,而所有这些译本都是节译本。同时,他也是欧洲第一个成功翻译《红楼梦》之人,由他翻译的《红楼梦》德文译本又被转译为多种其他文字,为《红楼梦》在异域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描写译学以目的语为导向,把译本视为译语文化的既成事实,以观察描写译本为起点,进而探究译本形成和接受的制约因素。同时,描写译学把删减,改编等传统翻译研究所忽视的翻译现象视为客观存在并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因而适用于《红楼梦》德文译本的研究。本文首先对《红楼梦》德文译本进行描写,考察其对原本所进行的删节和变通处理,然后深入到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解释译本形成的根本原因。通过上述分析研究,本文得出结论:库恩在翻译《红楼梦》时受到了赞助机制意识形态和文学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所有这些因素决定了译者不可能进行全译而只能采取节译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红楼梦 库恩 节译 描写译学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3;I04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Danksagung7-8
- Inhaltsverzeichnis8-9
- 1. Einleitung9-16
- 1.1. über die Themenwahl9-11
- 1.2. Die Zielsetzung und Vorgehensweise der Arbeit11-12
- 1.3. überblick über Franz Kuhn und seine übersetzungen12-16
- 2. Die Theorie über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16-23
- 2.1. Die Entwicklungsgeschichte von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16-20
- 2.2. Die Anwendung dieser Theorie auf die Vorliegende Arbeit20-23
- 3. Die Beschreibung der übersetzung23-44
- 3.1. Die von Franz Kuhn benutzten Vorlagen24-26
- 3.2. Die Struktur und Handlungen26-33
- 3.3. Die Figuren33-36
- 3.4. Die kulturspezifischen Elemente36-38
- 3.5. Die rhetorischen Stilmittel38-44
- 3.5.1. Metapher39-40
- 3.5.2. Doppeldeutigkeit40-41
- 3.5.3. Euphemismus41-44
- 4. Die Einflussfaktoren bei dem Hongloumeng-übersetzen44-55
- 4.1. Patron44-48
- 4.2. Ideologie48-51
- 4.3. Literarische Ideen51-55
- 5. Schluss55-59
- Literaturverzeichnis59-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翠娥;论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中的“作者原意”[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王娟;论描写译学中的比较单位及其特点[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闫敏敏;二十年来的《红楼梦》英译研究[J];外语教学;2005年04期
4 邱彦勤;;从《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看“忠实”的度[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何元建,卫志强;描写译学的理论与实践——《源氏物语》两个中译本中转折句的对比分析[J];中国翻译;1998年02期
6 王娟;翻译研究中的历时描写[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姜其煌;《红楼梦》西文译本序跋谈[J];文艺研究;1979年02期
8 廖泽余;《红楼梦》维译本熟语翻译抉微[J];语言与翻译;1994年02期
9 周红;;描写译学视角下的译本批评标准[J];科技信息;2010年27期
10 罗国青;;零翻译初始规范形成的描写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星;;浅议鸠摩罗什的《维摩诘经》译本比其他译本更为流行的原因[A];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罗桂英;万华;;名著重译在于超越——对《汤姆·索亚历险记》新旧译本的比较[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鹏;;浅谈对培根论述文体的翻译的忠实性及原作风格的再现——评价o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两个中文译本[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4 胡伟丽;;从《红楼梦》译本看模糊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曹心玮;;《红楼梦》判词翻译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余燕;;《涉江》英译研究[A];中国楚辞学(第十三辑)——2007年中国溆浦屈原及楚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高阳;;《资本论》若干内容法译本、英译本和中译本的比较[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管筱明;;从出版角度看译者的责任与译本的市场定位[A];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第6辑[C];2003年
9 黄勤;;蔡元培翻译观之认识论阐释[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于淑杰;;《水浒》译本两种序[A];水浒争鸣(第三辑)[C];198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国勋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文新译本译者感言[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李永军;红楼梦译十五年[N];团结报;2009年
3 ;翻译导致对《第二性》的误解[N];中国妇女报;2004年
4 胡真才;我仍然觉得杨绛译本好[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赵乾海;别让名著出版出遗憾[N];山西日报;2004年
6 吴健恒;从拙译《百年孤独》说开去[N];中华读书报;2011年
7 高为;译著版本闲话[N];中华读书报;2010年
8 ;《逻辑学》新译本座谈会举行[N];人民日报;2003年
9 姜纬;从《论摄影》新译本引出的话[N];中国摄影报;2008年
10 伍荷;《红楼梦》出国巧变身[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妍;文化与语言的跨界之旅:《庄子》英译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李虹;《红楼梦》诗词英译移情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陈琳;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说书套语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崔泳准;《三国志》今译与古汉语专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车瑞;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史论[D];山东大学;2010年
6 夏云;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翻译小说常规化研究:历时的视角[D];山东大学;2010年
7 陶小红;张爱玲小说与《红楼梦》[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8 吴松林;《红楼梦》的满族习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陈骁;清代《红楼梦》的图像世界[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10 计文君;《红楼梦》小说艺术现当代继承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亚平;描写译学视角下的《红楼梦》库恩译本[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2 刘海玲;文化空白和杨译本《红楼梦》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谢珊;《聊斋志异》六个英译本的历时性研究—描写译学的视角[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孙艳燕;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夏洛的网》两个中文译本对比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5 张琦;Spring Moon译本《春月》中的中国形象的再现[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6 郭乐之;经典通俗化与译者行为[D];扬州大学;2011年
7 张笑;董乐山翻译风格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王娟;描写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对Toury描写译学框架的再思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9 冯恩玉;从哲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看多个文学译本并存[D];东华大学;2005年
10 杨天e
本文编号:865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865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