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的阐释:美国当下比较文学翻译研究的研究范式
本文关键词:跨界的阐释:美国当下比较文学翻译研究的研究范式
更多相关文章: 比较文学翻译研究 椭圆形折射 解释项 翻译重生论 不可译性
【摘要】:鉴于美国翻译研究具有哲学思辨和比较文学视角的传承,本文综述了美国比较学者苏源熙、达姆罗什、伯尔曼、阿普特以及韦努蒂等比较学者近十年来的翻译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表现出了对比较文学与翻译的跨学科性、世界文学的椭圆形折射式翻译性、翻译阐释与调适模式以及对翻译重生论与不可译性的人文主义思考等的认识。该比较文学翻译研究范式不仅强调了翻译阐释性,明确了在新文化和新理论语境下有效理解翻译,因而注重研究接受情境及其运作方式,而且强调世界文学语境下翻译承载的人文精神与普世价值,强调对文化与文明传承与译介的世界意义,强调翻译存异与重译的人文意义。因此,这一研究范式也许对我们思考翻译如何助益"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现提供人文学术思考,使得这一思考具有接受情境导向性、人文精神性和普世价值性。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比较文学翻译研究 椭圆形折射 解释项 翻译重生论 不可译性
【基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10BYY01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在芝加哥大学比较文学系从事“中美富布赖特”研究访问学者项目成果之一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导言美国的翻译研究凸显了比较文学研究范式特点。这一方面体现在其哲学思辨和比较文学视角的学术传承。在当下翻译研究论著中,引用文献频频出自哲学家或者比较学者的话语。这些文献包括施莱尔马赫的尊重异域论、本雅明的纯语言与直译论、斯坦纳的阐释论、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查明建;译介学:渊源、性质、内容与方法——兼评比较文学论著、教材中有关"译介学"的论述[J];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01期
2 谢天振;;中国文学走出去:问题与实质[J];中国比较文学;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平;张德霞;史光孝;;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学还是译介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严晓江;;融合与会通——梁实秋研究模式述论及其新路径探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孙立春;;中日经典小说的译介与传播研究初探[J];电影评介;2007年17期
4 严晓江;;情、真、智——论梁实秋的著译特征[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曹新宇;甄亚乐;杜涛;高小雅;;可读性背后的意义偏离——从蓝诗玲英译《阿Q正传及其他中国故事——鲁迅小说全集》谈起[J];翻译论坛;2015年02期
6 许多;许钧;;中华文化典籍的对外译介与传播——关于《大中华文库》的评价与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年03期
7 胡东平;魏娟;;翻译“创造性叛逆”:一种深度忠实[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杨凡;;《翻译研究的现实转向》之评析[J];海外英语;2012年02期
9 朱安博;朱凌云;;译介学的名与实[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10 官煜瑜;;从译介学的视角看《红楼梦》歇后语的英译[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卢志宏;新时期以来翻译文学期刊译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徐来;《庄子》英译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刘小刚;创造性叛逆:概念、理论与历史描述[D];复旦大学;2006年
5 孙立春;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鸣;操控理论视角观照下当代中国的外国文学翻译研究(1949-2008)[D];山东大学;2009年
7 郑晔;国家机构赞助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赵征军;中国戏剧典籍译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9 鲍晓英;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向远;芥川龙之介与中国现代文学——对一种奇特的接受现象的剖析[J];国外文学;1998年01期
2 谢天振;中国翻译文学史:实践与理论[J];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胜兵;;文学的文化性与文学翻译研究中的文化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刘元秀;;谈谈儿童文学翻译研究视角问题[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杜凤刚;;日本韵文学翻译研究拾零(之六)[J];日语知识;2012年06期
4 魏雪梅;;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发展与反思(1919-2012)[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5 吴义诚;模糊:文学翻译研究的一种取向[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6 王雪玲;;美国生态文学翻译研究[J];长城;2014年02期
7 张群星;;国外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综述[J];芒种;2014年10期
8 林娜;肖福兰;;中西文化背景差异下的文学翻译研究[J];芒种;2013年06期
9 孙淑芬;王亚平;;文学翻译研究的美学视界转向[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骆贤凤;;文学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钟闻熹;外国儿童与青少年文学翻译研究中心成立[N];文艺报;2011年
2 记者 陈香;学界助力出版 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中心在津成立[N];中华读书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扎西吉;藏族儿童文学翻译研究[D];西藏大学;2010年
2 赵俊姝;西南联大文学翻译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郭振星;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网络文学翻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夏吾拉旦;敦煌文献汉藏文学翻译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5 张晓仪;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儿童文学翻译[D];东华大学;2012年
6 王翠翠;操控理论视角下的新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刘君婉;功能加忠诚理论视域下的文学翻译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8 金晓霞;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7)文学翻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颖;《金瓶梅》英译本中陌生化翻译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39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939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