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器物制造沿革过程中的文化符号
本文关键词:论传统器物制造沿革过程中的文化符号 出处:《广西社会科学》2016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器物,形而下也。当人类把文化精神赋予器物后,器物的文化承载功能就得以彰显;历史进程中文化不断得到沉淀,器物制造也随之变革,因而留存下来的历代器物可谓是一部集大成的"文化活化石"。从造型上看,传统器物"厚重圆润";从材质上看,传统器物"尚瓷崇玉"。从"文化精神"到"器以载道",民族文化精神及所表达的文化符号恰恰与儒道佛文化气质息息相关。
[Abstract]:The cultural carrying function of the objects can be displayed when the cultural spirit is given to human beings . The culture in the course of history is constantly being precipitated , and the production of the organic matter is changed . Therefore , the traditional utensils are " thick and rounded " . From the material , the traditional utensils " Shangfeng Jade " . From the " cultural spirit " to the " cultural spirit " , the cultural symbols expressed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ultural temperament of Confucianism .
【作者单位】: 景德镇陶瓷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KS059)
【分类号】:J120.9
【正文快照】: 古语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1]器物,形而下也,它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服务于人们生活,更贴近于人们生活。在历朝历代的沉淀过程中,传统器物逐渐融合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形成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品格。中华文明绵延久长,器物在制造沿革过程中,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林;大众文化的论析[J];社科信息文荟;1995年13期
2 金艳;;浅谈台湾和大陆之间文化的现实关照[J];祖国;2013年24期
3 王振雨;“游”的文化审美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李景隆;;宗教文化审美探析[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陈佳琳;;现代视域下如何提升大众文化的价值审美[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6 谢惠鸢;文化转型中的书画审美[J];中华文化论坛;1997年04期
7 由文光;文化:文学的生命之源[J];青海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8 吴玉红;;论消费社会的文化消费与文化审美[J];学术界;2012年11期
9 储一鸣;;与“数”相关的古文化[J];现代语文;2006年08期
10 过竹;;桂学的文化根脉[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言恭达;;全球化语境下的审美转型与文化自觉[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本炬;;企业实力:文化视角的考辨[A];用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陕西省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玲;;西方学者如何看待文化全球化[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申维辰;文化创新的本质与法则[N];人民日报;2010年
2 韩新东;打造文化名牌要增强哪些意识[N];安徽日报;2012年
3 我市青年学者 知名文学评论家 马平川;文化大散文为何没文化[N];宝鸡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沙莎 实习生 耿悦;让文化遗产引领时尚生活[N];陕西日报;2012年
5 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张宏平邋方晓哺 谭江琦 杨晓;文化发展应有四川特质[N];四川日报;2008年
6 胡良桂;文化自强与文化强国[N];文艺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刘成群;文化,提升百姓幸福指数[N];河北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张倩;创作具有鲜明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好作品[N];甘肃日报;2012年
9 ;推动文艺全面繁荣发展[N];中国文化报;2014年
10 傅守祥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消费时代要注重文化生态与审美正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秀珍;文化视野中的中国现代小城小说[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2 兰如阳;文化诠释力:人的意义存在的伦理学视角[D];贵州大学;2008年
3 何畔;新世纪中国文化消费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萍;Ball-Jointed Doll之文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5 张欣;礼俗文化对服饰延续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7年
6 王勇卫;“~酒”“酒~”语义修辞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祝丽俊;服装广告中品牌文化的表现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1年
8 黄一;跨文化语境中审美发生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胡玉平;唐宋剑门诗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94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394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