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讽中的自我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反讽中的自我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反讽”是西方文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自古希腊到后现代,无论在文学、美学,还是哲学等领域,它都有着独特的价值。伴随着西方思想史“本体论”、“认识论”、“语言论”阶段的转向,反讽的内涵不断丰富并呈现出时代特点,反讽不仅仅作为一种标识着“表象和事实相反”的修辞手段,它也是一种协调自我矛盾的审美中介,还是人类用以解构形而上学,寻求自我本真的审美化的方式。反讽反映了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历程,它对人类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回归自我以及寻求审美式的生活具有独特的意义。反讽的修辞和话语方式植根于人对自我的反思和超越的需求,源于人性深处对自我的本真追求的审美冲动。本文拟从反讽的话语生成机制和内在动力的美学价值方面,对反讽中的自我问题进行研究。一方面,从反讽中自我和他者或双重自我的视角,揭示反讽艺术的内在张力,以及在此张力之下,自我如何保持追求真理或无限自我的理性冲动;另一方面,揭示具有丰富意义指向的反讽艺术的美学特质,指出人们在反讽的修辞话语中追求或回归本真自我的审美冲动。绪论概括了反讽概念的流变,总结了反讽的研究现状,阐释了选题的原因和意义。第一章反讽修辞中的自我觉醒,分析了苏格拉底式反讽话语运用中所体现出的自我觉醒。首先,指出苏格拉底式反讽是建基于自我觉醒之上的。然后,从苏格拉底与他者即城邦、个体的关系角度,揭示反讽是苏格拉底在话语活动中省察和唤醒他者的一种深思熟虑的伪装。反讽的使用,为苏格拉底在城邦中“美”而“高贵”的生活戴上了修辞面具,这一面具的秘密旨在唤醒他者的自我意识,使他者关心自己的灵魂,以促使更多人的自我觉醒。第二章反讽艺术中的自我超越,对德国浪漫派反讽艺术中的自我超越进行探讨。围绕浪漫派反讽的哲学化和浪漫化特征,分别从反讽中自我的哲学思辨与自我的诗意追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浪漫派反讽是自我主体意识之内的反讽,它是浪漫派用以协调自我创造和自我毁灭之间冲突的艺术中介。借助这种反讽艺术,浪漫派企图走向自我矛盾运动之外的第三种东西,即自我的无限自由。然而,浪漫派反讽所寻求的诗意的无限自我表现为虚无,且只能随着反讽对自我界定的超越,处于不断生成之中。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表现出浪漫派反讽中存在着有限与无限、创造与毁灭之间无法弥合的矛盾。第三章反讽语言中的自我回归,对以尼采和德曼为代表的20世纪反讽语言中的自我回归进行探讨。揭示20世纪反讽精神的两种走向及其对人类的意义:一种反讽精神,体现出人在对抗形而上学和解构语言自我的游戏中寻求并接近本真自我的一种理论尝试;另一种是与当下现实相结合的实用主义的反讽,它为自我的另一种回归提供了方向。20世纪反讽意义指向的多义性及其在话语建构和解构方面的游戏性,使之成为对抗形而上学和破解意识形态的重要话语方式。同时,在反讽话语中,那种返回本真自我的强烈追求,揭示了反讽与审美化生存方式的内在关联。结语对反讽中自我问题的研究加以总结,揭示反讽对自我追求本真并保持审美冲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反讽 自我 觉醒 超越 回归 审美
【学位授予单位】:聊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0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5
- 一、反讽的概念流变9-11
- 二、研究综述11-13
- 三、选题意义13-15
- 第一章 反讽修辞中的自我觉醒15-21
- 第一节 苏格拉底反讽的基础:自我的觉醒15-17
- 第二节 苏格拉底反讽面具的秘密:唤醒他者17-21
- 第二章 反讽艺术中的自我超越21-27
- 第一节 浪漫派反讽中自我的思辨21-24
- 第二节 浪漫反讽中自我的诗意追求24-27
- 第三章 反讽语言中的自我回归27-35
- 第一节 反讽对抗着形而上学27-30
- 第二节 反讽解构着语言自我30-33
- 第三节 实用主义的反讽:自我的另一种回归33-35
- 结语35-37
- 参考文献37-40
- 致谢40-4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潜;重温旧梦与感悟人生──王曦昌的《紫色学历》话语方式漫笔[J];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02期
2 毛翰;陈年诸公的话语方式赏析[J];文学自由谈;2000年06期
3 魏文科;;论简洁话语方式[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5期
4 张松祥;;叙述:融入国际化话语方式的新尝试[J];秘书;2011年02期
5 大波客;;时下最雷人的话语方式[J];杂文选刊(中旬版);2009年04期
6 大波客;;最雷人的话语方式[J];新一代;2009年09期
7 大波客;;时下最雷人的话语方式[J];视野;2009年05期
8 雷鸥;;新版麦城:越界叙述的历史话语方式[J];上海文学;2000年03期
9 韩希明;;略论《阅微草堂笔记》话语方式的《庄子》遗风[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陈实;永恒的变奏——香港诗歌话语方式的转变[J];广东社会科学;199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肖建华;;“读图时代”的话语方式[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郭林;黄鑫;;中西方政府新闻言论的话语方式[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冯凯旋;;用镜头在历史关节点刻上闪亮的光点——议重大事件中摄影报道的独特话语方式[A];开创新闻摄影科学发展新境界——新中国新闻摄影60年高峰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钊 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反语言:构建身份的特殊话语方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姜学君;当代话剧,探寻写意性话语方式[N];文艺报;2008年
3 媒体从业者 李勇;从“变话”看六十年变化[N];人民日报;2009年
4 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 王南n\;中国梦的话语方式[N];湖北日报;2014年
5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 何云峰;这是礼貌,更是规范[N];社会科学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李婷;戏仿电影台词 网络最热话语方式[N];文汇报;2011年
7 韩震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改进我们的话语方式,,重构概念术语[N];北京日报;2014年
8 刘士林;反映和再现有中国本土经验的话语方式[N];社会科学报;2001年
9 怡梦;“神吐槽”真有那么神吗?[N];中国艺术报;2013年
10 资深媒体人 姬宇阳;长大成人[N];东方早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广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路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2 赵俊芳;反讽中的自我问题研究[D];聊城大学;2016年
3 黄妍;从延安鲁艺文学活动看延安文人话语方式的变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孙连任;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方式大众化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彦霞;20世纪女性文本的话语方式[D];郑州大学;2000年
6 范圆媛;中国电视游戏节目的话语方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7 李媛;词语堆积的文化断层[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反讽中的自我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9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69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