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从滋味说和意境论来看中国古典美学的形而上旨趣

发布时间:2017-04-10 23:41

  本文关键词:从滋味说和意境论来看中国古典美学的形而上旨趣,,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道家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中国古典美学在审美欣赏和审美创作方面都具有形而上的审美追求。形而上思想在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历程中有着极其显著的地位,要理解中国古典美学的内涵就要把握住形而上的美学旨趣。本文通过对滋味说和意境论的形成历史和理论内的分析,以揭示中国古典美学的形而上旨趣的民族特点。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是文章的引言,主要介绍滋味说和意境论的研究现状。并把这两个范畴作为研究中国形而上美学旨趣的入口,阐明文章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介绍形而上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主要介绍老庄道家的哲学思想,以及说明为何道家哲学可以顺利通向美学,并且使中国古典美学在其影响下具有形而上审美旨趣的追求。第三部阐述滋味说的形成历史。这一章有两层内容,第一层写滋味说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按照历史顺序从先秦两汉论述到魏晋南北朝“滋味”说的集大成者钟嵘。第二层写滋味说的发展成熟,即韵味理论的出现。韵味说的出现使得“味”这个原本带有形而下生理体验基础的概念完全演变成具有形而上审美旨趣的范畴。第四部分介绍意境论的形成历史。这一章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意境理论的源起和发端,从意境理论的思想渊源和佛教禅宗对意境的影响,以及意境理论的理论准备三个方面写。第二部分意境理论的发展过程,从王昌龄的“诗有三境”到后世意境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第五部分写滋味说和意境论的理论内涵及其形而上旨趣。这一章分别论述滋味说和意境论的理论内涵及其形而上旨趣。它们共同反映出中国美学对宇宙本体“道”的追求,即对虚无的、无限的“道”的境界的追求。这种审美追求其实就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审美旨趣。最后一部分综合概括本文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滋味 韵味 意境 形而上旨趣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0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8
  • 一、形而上美学旨趣的哲学基础8-12
  • 二、滋味说的形成历史12-19
  • (一)滋味说的源起和形成12-17
  • 1、先秦两汉——滋味说的萌芽期12-14
  • 2、魏晋南北朝——滋味说的形成期14-16
  • 3、滋味说的集大成者——钟嵘16-17
  • (二)滋味说的发展成熟17-19
  • 1、韵味说的确立17-19
  • 2、“韵味说”对“滋味说”的拓展19
  • 三、意境论的形成历史19-28
  • (一)意境理论的源起19-23
  • 1、意境理论的哲学源头20-21
  • 2、意境论的酝酿21-23
  • (二)意境论的诞生与发展23-28
  • 1、意境论的诞生与命名23-26
  • 2、意境的成熟和发展26
  • 3、意境论的运用和总结26-28
  • 四、滋味说和意境论的理论内涵及其形而上学旨趣28-34
  • (一)滋味说的理论内涵及其形而上旨趣28-30
  • (二)意境说的理论内涵及其形而上旨趣30-34
  •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6
  • 后记36-37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3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志春;;从“合于《桑林》之舞”中的空间构成看“庖丁解牛”何以可能[J];河南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2 周瑾;;道器交o

本文编号:2978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978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8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