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本位的彰显与迷失 ——《红楼梦影》与《黛尔菲娜》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8 23:28
十八、十九世纪以来,随着东西方逐渐进入社会转型期,传统的封建君主制度遭受了极大的冲击。在这种动荡不安中,一大批有识之士开始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新的社会构想;而与此同时,贵族妇女中的佼佼者也开始注视这种改变,以文学创作的方式参与其中。并且,虽然字里行间并无相关理论踪影,但她们的作品仍能够自觉地按照女性本位的书写方式进行展开。本文所选的《红楼梦影》与《黛尔菲娜》,就是这一时期东西方女性作者在事实上践行女性本位创作意识的重要作品。论文首先对本文所选取的相关文学作品及其作者做了简要介绍,同时理顺了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的发展脉络。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出两部小说现阶段的研究综述。在此基础上对两部小说中女性本位意识的表现方式进行探讨,并以异同点分析的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和总结,展现了《红楼梦影》与《黛尔菲娜》的时代创作风貌。同时,论文有针对性地分析了造成此种异同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相应地做出了扩展研究。基于两部小说根本上是时代变革的产物这一本质,其女性本位理想最终必定归于迷失,因此,论文的最后系统地分析了两部小说女性本位意识的迷失方式,并对其体现出的社会意蕴进行了探寻。
【文章来源】: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课题的相关研究综述
1.3 “女性本位”理论概述
第二章 《红楼梦影》与《黛尔菲娜》女性本位意识的相同点
2.1 人物性格上的女性本位
2.2 情感关系中的女性本位
2.3 情节反转中的女性本位
第三章 《红楼梦影》与《黛尔菲娜》女性本位意识的不同点
3.1 人物的涉世与避世
3.2 人物的感情体认
第四章 《红楼梦影》与《黛尔菲娜》女性本位的影响因素
4.1 近似的经历和阶级观感
4.2 迥异的创作审美基调
第五章 女性本位的迷失与社会意蕴
5.1 女性本位的迷失
5.2 女性本位的社会意蕴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红楼梦影》的叙事策略[J]. 张云. 红楼梦学刊. 2012(02)
[2]冠盖满京华 斯人暗憔悴——《红楼梦影》中的贾宝玉形象探究[J]. 李荣.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1(10)
[3]斯达尔夫人女性主义思想初探[J]. 张云. 南昌高专学报. 2011(03)
[4]斯达尔夫人文学创作中女性形象的审美现代性[J]. 赵佳音.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01)
[5]斯达尔夫人的浪漫主义与启蒙精神[J]. 王佳. 新西部. 2010(08)
[6]论清代北京满族女作家顾春的文学创作[J]. 吕菲. 北京社会科学. 2010(04)
[7]“温柔敦厚”小说观与《红楼梦影》的诗性书写[J]. 聂欣晗. 红楼梦学刊. 2010(02)
[8]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斯达尔夫人[J]. 管新福.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9]斯达尔夫人与女性主义文学[J]. 管新福. 贵州社会科学. 2007(10)
[10]浅析《红楼梦影》的价值[J]. 马靖妮. 民族文学研究. 2007(02)
硕士论文
[1]审美现代性视域中的斯达尔夫人美学思想研究[D]. 赵佳音.黑龙江大学 2009
[2]斯达尔夫人的女性意识探析[D]. 张云.兰州大学 2007
[3]斯达尔夫人文艺思想研究[D]. 管新福.贵州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46369
【文章来源】: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课题的相关研究综述
1.3 “女性本位”理论概述
第二章 《红楼梦影》与《黛尔菲娜》女性本位意识的相同点
2.1 人物性格上的女性本位
2.2 情感关系中的女性本位
2.3 情节反转中的女性本位
第三章 《红楼梦影》与《黛尔菲娜》女性本位意识的不同点
3.1 人物的涉世与避世
3.2 人物的感情体认
第四章 《红楼梦影》与《黛尔菲娜》女性本位的影响因素
4.1 近似的经历和阶级观感
4.2 迥异的创作审美基调
第五章 女性本位的迷失与社会意蕴
5.1 女性本位的迷失
5.2 女性本位的社会意蕴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红楼梦影》的叙事策略[J]. 张云. 红楼梦学刊. 2012(02)
[2]冠盖满京华 斯人暗憔悴——《红楼梦影》中的贾宝玉形象探究[J]. 李荣.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1(10)
[3]斯达尔夫人女性主义思想初探[J]. 张云. 南昌高专学报. 2011(03)
[4]斯达尔夫人文学创作中女性形象的审美现代性[J]. 赵佳音.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01)
[5]斯达尔夫人的浪漫主义与启蒙精神[J]. 王佳. 新西部. 2010(08)
[6]论清代北京满族女作家顾春的文学创作[J]. 吕菲. 北京社会科学. 2010(04)
[7]“温柔敦厚”小说观与《红楼梦影》的诗性书写[J]. 聂欣晗. 红楼梦学刊. 2010(02)
[8]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斯达尔夫人[J]. 管新福.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9]斯达尔夫人与女性主义文学[J]. 管新福. 贵州社会科学. 2007(10)
[10]浅析《红楼梦影》的价值[J]. 马靖妮. 民族文学研究. 2007(02)
硕士论文
[1]审美现代性视域中的斯达尔夫人美学思想研究[D]. 赵佳音.黑龙江大学 2009
[2]斯达尔夫人的女性意识探析[D]. 张云.兰州大学 2007
[3]斯达尔夫人文艺思想研究[D]. 管新福.贵州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463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146369.html